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满足的人的衬衫

[意大利] 卡尔维诺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循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小题1】“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甲:我认为这个故事很简单,不断重复,就是一次次去寻找满足的人的衬衫。在寻找中,找到的三个人依次是(1)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乙:才不是这样简单的重复呢!我发现每一次寻找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2)_________ ________
【小题2】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A.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小题3】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一类人。
【小题4】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7-19 03:34: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小说阅读
《孔乙己》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 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 “温一碗酒。”这声音 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 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 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 平常一样, 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 单说了一句“不 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 “跌断,跌,跌……”他 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 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 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小题1】选段开头的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小题2】孔乙己对自己的事乃至折腿,总是不断地争辩、掩饰,甚至说谎,这表明了他 的性格特点。
【小题3】“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及孔乙己“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品读此处,你认为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忐忑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作自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个片段选自《___________》一课,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的“她”是指____________,“他”是指_____________,“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描写桑娜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_
【小题5】以上段落在刻画桑娜的形象是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到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a)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地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b)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c)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d)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②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在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③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小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
袄(_________)  包(_________)唐(_________)
【小题2】在文中的□里填写的标点符号是(   )。
A.; ?  !  …… ,B., ?  !  …… ,
C.; ?  !  …… :D., ?  !  …… :
【小题3】写出选段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分析第①段中画序号的语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a句是外貌描写,说明孔乙己好喝懒做,四体不勤。
B.b句是语言描写,表明孔乙己以谎言来维持自己的“尊严”,精神麻木可悲。
C.c句是动作描写,说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处,想在瞒和骗中苟且偷生。
D.d句是动作描写,“摸”字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虽有钱却舍不得花的吝啬心理。
【小题5】第①段中两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
B.批判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
C.加强喜剧色彩,是对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讽。
D.增加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
【小题6】掌柜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对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掌柜唯利是图,一心只想到钱。
B.含蓄地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
C.担心孔乙己不能还他的钱。
D.表明孔乙己每况愈下,穷困潦倒。
【小题7】对第③段话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孔乙己是否已经死了,没有根据,作者无法交代清楚,所以用“大约”“的确”自相矛盾的状语反映这一事实。
B.作者通过“大约”“的确”这样矛盾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矛盾的心境。
C.“的确”表示准确无误,“大约”表示不准确的估计,作者通过似乎矛盾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不希望孔乙己这样悲惨地死去的意愿。
D.作者运用看似矛盾的两个状语,深刻地揭示孔乙己活着无人关心,死后无人过问的悲惨命运。
【小题8】“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时节气候之外,还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