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诗歌阅读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帷: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______一字相呼应,写出了______。
(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2-05-03 09:03: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著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小题2】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引用陈启源“夫说之必求之,然唯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的观点,解说了《兼霞》的这一艺术情境。对此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B.“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C.“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理想实现了。
D.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水无止境的追求。
【小题3】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
B.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
C.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D.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妻凉)的冬日画面。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