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
,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 更深月色半人家,     。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2-24 04:39: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① 郎中:官名。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小题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写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洁月光照射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B.第二句“冷”字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C.第三句“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
D.第四句的意思是,在这十五之夜,不知那深深的秋思落在谁那里,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情。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B.“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
C.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D.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