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课文《我的老师》选段,回答问题。
①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②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③“你要去干什么?”
④“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⑤“不是放暑假了吗?”
⑥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小题1】这篇文章在叙事中表达了作者对蔡老师真挚的情感。阅读上面选段,填写下面表格。
事件
情感
(1)
感激
放假前,看老师收拾东西
(2)
(3)
思念
【小题2】仔细阅读第①段,说说你对加横线词语“小事”和“伟大”的理解。
【小题3】以上节选部分,通过细致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请举例加以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4-07 08:27: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之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
1)先生不知何
2)不戚戚于贫贱
3)遇其叱咄
4)其欣悦
【小题2】翻译下列词句。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小题3】甲文中的五柳先生与乙文中的宋濂,他们读书的方式与目的各不相同,试做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春》节选,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甲】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小题1】甲段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2】甲文的描写顺序是 ;乙文的描写顺序是
【小题3】乙文写雨景,为什么还要描写人的活动?
   
【小题4】选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小题5】你怎样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