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默写(每题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9分)
,君子好逑。(《关雎》)
,宵眠抱玉鞍。(《塞下曲》)
③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羌笛何须怨杨柳, (《凉洲词》)
,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⑥我想: 。这正如地上的路;……(《故乡》
7   。故逐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2-24 03:50: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老山界》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

⑧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小题1】从文段描写的内容看,老山界山路的特点、山势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小题2】“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中“缀”换成“挂”可否?为什么?
【小题3】①⑦两节写景,观察点有何不同?请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小题4】第⑧段中,作者前面说“就是寂静”,后面却描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样写是否矛盾?
【小题5】红军长征七十多年后,崔永元带着2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再次踏上长征路,他们沿着70多年前红军长征主要路线徒步走向终点,并完成各类体验活动、采访活动及若干公益任务。对此很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材料选自“新浪网”,假如请你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发表自己对这一行动的看法,你将如何说?

(材料一)长征不仅是中国的壮举,更是世界的奇迹,我们有理由来发扬这种精神,我建议把它发展成一项体育运动,定期组织活动,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参加这项比马拉松还厉害得多的运动,以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91岁高龄的李中权将军曾参加过长征,他告诉选手们:“我当年长征时,才二十出头,真的是吃过草根,吃过皮带。你们重走长征路是继承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千秋万代传下去。”

(材料二)除了走路外一切都是形式:没有敌人围攻追杀;渡河有人给准备船;洪水过了再下水;爬山给准备向导、绳索并提供天气预报……有医生全程跟踪,没有任何危险。这是什么长征呀?分明是在作秀。

(材料三)崔永元坦承:“的确,现在长征路线的交通等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变,也没有敌人在追我们,但是如果他们认为这是在炒作,那请他们来走一回。我们不光是用脚在行走,更是用心在丈量,在体会一种精神!”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⑥燕。

(注释)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小题1】下列各项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苟全性命乱世;②况贤隗者乎
B.①受任于败军际;②臣闻古君人
C.①于是昭王为隗筑官师之;②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D.①遂许先帝驱驰;②天下必王为能市马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⑴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
⑵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_
⑶今王欲致士,先从隗始。(_________
⑷天下必以王为能马(_________
【小题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士争凑燕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小题5】下列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甲、乙两文可以看出,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都是尊重要才、思贤若渴,虚心求教。
B.甲文中诸葛亮自述身世,回忆了自己自先帝三顾茅庐出山以来所经历的兴衰成败,既表明自己的忠心,又劝诫后主刘禅要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C.从乙文中可以看出,郭隗虽是一个有历史经验、娴于辞令、有从政才能的人,但他要燕王先从尊重他做起,这未免有些自傲之嫌。
D.甲文寓情于事,以情动人来达到劝谏的目的;乙文郭隗以“千金市骨”的故事来巧说燕昭公来招纳贤士。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