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小说,选自《朝花夕拾》。
B.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他《未选择的路》中采用象征手法,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选择中遗憾是永存的,因为有了遗憾,选择才更有价值。
C.《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我们还学过他的小说《最后一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0-10 04:43: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甲)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小题1】选文出自课文 ,作者是
【小题2】赏析甲片段和乙片段中划线的句子。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2)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小题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乙两片段叙写的画面和“我”的心理。
【小题4】结合本语段的描写,请你对双喜、阿发等孩子进行赏析,并写出“我”对他们的情感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