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2015年3月13日下午,缅甸军机炸弹落入中方境内,造成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大水桑树村正在甘蔗地作业的无辜平民4死9伤。目前在战争中使用的炸弹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内填充有爆炸性物质,炸弹主要利用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热辐射与破片对攻击目标造成破坏;另外也有像中子弹这样产生大量中子放射线,主要对生物造成伤害,避免对有如建筑等物品造成损害,使经济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特殊炸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炸弹爆炸时产生的巨大冲击波是一种声波,说明声波是有能量的
B.热辐射能造成破坏,主要是因为热辐射会使生物发生变异
C.炸弹爆炸是化学变化
D.放射线就是电磁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0-30 02:58: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中国拥有庞大的潜艇数量,一共有80多艘潜艇,这当中包括5艘核潜艇。其数量越居世界第三位。093型攻击性核潜艇速度快(据说是世界上目前最快的核潜艇)噪音小,装备了国产最先进的线导式鱼雷、反潜导弹、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巡航导弹等,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水下杀手。
(1)核潜艇的动力于一座功率很大的核反应堆,核反应堆的能量于___________。(填核裂变或核聚变)
(2)潜艇舱内各空气过滤口放有装有Na2O2(过氧化钠)的颗粒,它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氧气,并生成一种碳酸盐。请完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在空中探测目标常用电磁波,但潜艇探测水中目标常用声纳,(声纳向水中目标发射超声波,通过测定发出与接收的时间就可推知潜艇和目标之间的距离。)你认为潜艇不用电磁波探测水中目标的原因会是什么?______
(4)如果声纳发出的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为1450m/s,从声波发出到接收到目标的回波经历0.6s,则潜艇到目标的距离是________千米。
(5)核潜艇能到达水下300m深处,在这样的深海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和植食性动物都不能生存,但还有不少的肉食性动物栖息,这些动物眼睛退化,有的依靠身体前端很长的触须来探寻食物,有的有很特殊的发光器官,用以发现食物和敌害。为什么在深海中潜艇必须有钢铁的身躯才能承受,而这些深海鱼并没有特殊坚硬的骨骼和强健的肌肉,却没有被压扁呢?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