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所示,把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a、b、c、d各图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则:
(1)钢条受力产生的效果是_______。
(2)由a、b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有关。
(3)由图______和图_______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4)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可以选择图_______和图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7-01-09 05:50: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科学学习中,当我们需要研究看不见的现象或不易测量的科学量时,就必须设法寻找由该对象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由此来判定对该对象的存在、大小等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研究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 )
A.
通过CO
2
分子模型认识CO
2
分子结构
B.
用小磁针确定磁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C.
通过小树弯曲认识力的存在
D.
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
同类题2
杠杆OA的B点挂着重物G,A端用细绳挂在圆弧EF上,此时OA恰成水平,且A点与圆弧形轨道EF的圆心重合。当绳AM的M端从E点缓慢滑到F点的过程中(杠杆OA始终水平),绳子对A点拉力的大小将:()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
D.先变小再变大
同类题3
如图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B.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C.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D.脚用力踢足球时,能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同类题4
轮滑是小朋友非常喜爱的运动。用力推物体时,物体未动,而小朋友却远离而去。虽然小朋友没有再用力蹬地, 但仍然能滑很远。要解释这些现象,可利用下列知识中()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同类题5
(7分)斜面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下面是某同学针对斜面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请你帮他完成“理论论证”。
提出问题:使用斜面为什么可以省力?
建立模型:如图所示,斜面长为L、高为h,沿光滑斜面匀速向上拉动重为G的物体,所用拉力为F;
理论论证:F<G。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运动和力
运动和力
力的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