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小科同学发现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是镁和什么物质反应所产生的?他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氮气反应的产物;
猜想二: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
为了验证上述两个猜想,小科设想:
(1)让空气通过A、B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用C瓶收集通过A、B装置后的气体,并加入足量的红磷燃烧;待C瓶冷却后,再把点燃的镁带放入C瓶中。经思考发现,由于收集气体时相关气体的密度差异及C瓶冷却后瓶内外的气压差异,达不到预期效果。于是,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这种气体,观察到镁带在该气体中燃烧并有淡黄色的固体产生;然后用D瓶收集一瓶
_______
气体,把点燃的镁带放入D瓶中,观察到镁带在D瓶中也能燃烧,同时有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
通过以上实验,他得出结论:猜想
________
正确。同时,他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5-12-15 07:32: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2
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通过量筒中__________________变化测出氧气的体积;
(3)写出C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烧杯中开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古语到:“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科学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同类题4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
原子结构模型
B.
空气组成模型
C.
燃烧条件模型
D.
物质分类
同类题5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B.燃烧一定会发光发热
C.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时才有可能燃烧
D.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常见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