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有可燃物
B.有氧气(或空气)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18 05:11: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利用下图装置完成A或B两个实验。请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实验一:挤压滴管2,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80℃以上。
①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二: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以上。
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
同类题2
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
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同类题3
19世纪初,电灯尚未发明,煤矿工人在矿井中只能借助煤油灯照明。矿井中通常存在大量的甲烷气体,遇火极易发生爆炸。1815年,化学家戴维设计出一种安全矿灯﹣﹣戴维灯(如图)。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火焰只会在网中燃烧而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
(1)甲烷与空气混合,遇火易发生爆炸,是因为甲烷燃烧释放大量的_____。
(2)用戴维灯照明,不会引燃矿井中的甲烷,原因是_____。
同类题4
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Ⅰ。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Ⅲ。向A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Ⅳ。打开K
1
、K
2
,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
1
、K
2
.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
2
,如果观察到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原因可能是______(答一条即可).
同类题5
可燃物燃烧的必要条件是
。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
。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常见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