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
2
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g(OH)
2
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Mg(OH)
2
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Mg(OH)
2
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MgCO
3
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与氧化镁,也可作阻燃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25 05:52: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灭火方法与灭火原理不相符的是()
A.实验室用灯帽盖灭,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
B.用水灭火,利用了降低可燃物温度的原理
C.用嘴吹灭蜡烛,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
D.在森林火源外一定距离处清除树木,利用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
同类题2
2015年5月30日,玉林市消防战士杨科璋为了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
;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
。
(2)高楼起火时,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3)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
。
同类题3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
错误
的是( )
A.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B.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D.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同类题4
2013年3月10日下午,富阳鹿山街道谢家溪村公墓山附近突起山林火灾。由于风较大,火势蔓延范围广,加大了灭火难度。指挥部决定:用挖掘机在山脚挖出隔离带,消防员在山上利用镰刀开辟隔离带。设立“隔离带”,利用到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同类题5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的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C.所处烟雾较浓的地方时,应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常见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