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为小科与妈妈在牛排馆用餐的对话:

小科叙述中的“?”可能是(   )
A.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
D.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06 09:37: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最近雾霾天气仍旧影响绍兴地区,PM2.5不易被鼻腔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
(1)你认为,PM2.5对人体的 影响最大(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序号填写)。
①呼吸系统  ②神经系统  ③生殖系统   ④泌尿系统
(2)知道了一座城市当天平均PM2.5浓度,我们就能自行计算出PM2.5的分指数,计算公式是:

单独看PM2.5的分指数这个污染指标,我们可把每天的空气质量分六个等级(如下表):
分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0-50
I级

51-100
II级

101-150
III(1)级
轻微污染
151-200
III(2)级
轻度污染
201-300
IV(1)级和IV(2)级
中度和中度重污染
大于300
V级
重度污染
 
2015年3月25日PM2.5监测试报数据显示,舟山的PM2.5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绍兴的PM2.5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则单看PM2.5指标,舟山的空气质量级别为I级,那么绍兴的空气质量级别为  
(3)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 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4)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
(5)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一例:

同类题3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除二氧化锰外,还有氯化铁溶液、氯化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和土豆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等。他通过如下实验进行相关研究。
(1)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总质量增加
B.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变大,但是产生氧气总质量不变
C.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变大,产生的氧气总质量变大
(2)研究催化剂的某些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一:分别取2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3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向其中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分别连接传感器测体系压强(如图所示)。

测定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s
试剂 压强/KPa
0
60
120
180
240
300
2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
101.86
102.99
103.42
103.67
103.99
104.00
加入氯化铁溶液
102.21
105.35
115.40
129. 69
145.52
163.99
加入氯化铜溶液
101.50
102.73
107.53
114.78
122.49
130.39
 
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该步操作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根据上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实验二:从一块土豆的同一部位取2个质量均为1.7 g的正方体土豆块,将其中一块切成若干片,片与片相连不断开,将两份土豆同时分别放入盛30 mL 5%过氧化氢溶液的50 mL量筒中。观察到两量筒内均有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后,只有土豆片不断上升,而土豆块不能上浮。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同类题4

实验探究题 
(a)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①将3.0克氯酸钾和1.0克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②将3.0克氯酸钾和1.0克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氧气的快慢.
(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1)问题一:由实验①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 
(b)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温度/℃
 二氧化锰用量/g
 氧气体积/mL
 反应所需时间/s

 5
 12
 20
 0.2
 125
 11

 30
 12
20
 0.2
 125
 2

 30
 12
 40
0
 125
 148

 30
 12
 90
0
 125
 82
 
问题二:写出以上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通过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___有关;通过对比实验③和________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有关.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序号________.   
(4)本实验中测量氧气体积的装置(如图)应该选择:________.(填字母) 
 
问题三: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