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是原子结构的几种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实心球
B.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汤姆生,他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
C.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全部质量集中在核外电子
D.波尔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25 10:10: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说法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甲图: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B.乙图:牛顿做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直接得出了惯性定律
C.丙图:阿基米德定律揭示了浮力大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D.丁图: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同类题2
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寻找规律,认识事物。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
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B.
α
粒子轰击原子实验说明原子中心有原子核
C.
蚕豆发芽对比实验说明植物有向地性
D.
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同类题3
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下列几位科学家的原子结构模型:①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西瓜模型)②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③波尔的分层模型④现代模型(电子云模型)⑤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行星绕太阳模型),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⑤③④
D.①②⑤③④
同类题4
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D.原子核带正电荷
同类题5
下列关于学说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或科学实验完成等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
A.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
B.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
C.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
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结构
构成物质的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