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老师进行了如图实验:将体积大致相等的水和酒精(酒精密度:0.8g/cm
3
)注入细颈容量瓶中,注满后塞紧瓶塞,振荡,静置片刻,容量瓶细颈上部有空柱形成(液面在A处)。某兴趣小组课后也进行如上实验,结果液面几乎不降。大家讨论后形成建议:应先注入
,后注入另一种液体;加液体过程中尽量不要晃动……实验成功后,他们对液面下降做出解释: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由于水和酒精的分子不断
,混合后会进入彼此分子的空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6-05-30 09:12: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
2
)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二氧化氮(NO
2
)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D.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同类题2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由引力和斥力两部分组成,则( )
A.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B.引力总是大于斥力,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
C.分子之间距离越小,引力越小,斥力越大
D.分子之间距离越小,引力越大,斥力越小
同类题3
水能结冰,冰能融化成水,水也能在太阳照射下变成水蒸气,这说明:( )
A.物质是变化运动的
B.物质有质量
C.物质可以减少
D.物质可以增多
同类题4
登山时喝空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体积减小
同类题5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8日在瑞典揭晓,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左)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右)因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论预言获奖。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是最后一种被发现的基本粒子,也是解释物质质量之谜的最重要粒子。下列关于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粒子的运动速度越大
B.分子的运动无规律,原子的运动有规律
C.粒子的无规则运动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粒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结构
构成物质的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