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做法如图甲:

(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
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图乙的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06-20 04:36: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一切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如图)。

(1)有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粒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4)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中子数为    
(5)按现在对原子、分子的认识,你认为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中不确切的地方,用下划线划出,并在下方加以。
(6)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选填序号)。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同类题3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 α 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并且有极少数 α 粒子的偏转超过 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 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 α 粒子就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_____。
(2)1um 金箔包含了 3000 层金原子,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
A. 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   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_____。
A.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B.正负电荷均匀分布
A.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核上
(4)1919 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 α 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 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