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如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
(1)“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和“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两者的关系是_________
A. 同种元素
B. 同种物质
C. 同种分子
D. 同种原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08-27 10:37: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将一定量xFeSO
4
•y(NH
4
)
2
SO
4
•6H
2
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
3
0.85g(假如生成NH
3
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
2
O
3
固体2.0g.则x,y的关系正确的是()
A.x:y=1:1
B.x:y=1:2
C.x:y=1:4
D.x:y=2:1
同类题2
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
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同类题3
微粒中的质子数是_________,中子数是_________,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试判断下列哪种元素的原子可以产生NMR现象是( )
A.
B.
C.
D.
同类题5
我国科学家经过24年的攻关,近期在核电站研究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实现了核动力堆中燃烧后的核燃料的铀、钚材料回收。其中核电荷数为 94 的钚(Pu)是一种具有强放射性的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钚原子的中子数为145,核外电子数为94
B.遭受一定量的核辐射后,会引起细胞癌变
C.大力开发核能会增加酸雨污染
D.目前核电站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结构
构成物质的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