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下列对微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汽化后气体积变大——分子间空隙增大
B.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会复原——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06 06:5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表中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B
C
D
实
验
现
象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
解
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A.A
B.B
C.C
D.D
同类题2
1995年3月20日早晨,日本东京多处地铁车厢同时发生“沙林”毒气事件,导致5000多人中毒,这一事件说明了()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是能够再分的
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同类题3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1)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是_____。
(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有关。
(3)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
同类题4
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施加高压时,虽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渗出,这是因为()
A.金属原子间有空隙
B.油分子被压小了
C.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金属原子不停地做规则运动
同类题5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碘酒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
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C
气体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D
固体碘受热升华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A.A B. B C. C D. D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结构
构成物质的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