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我国国务院在2000年2月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气”是指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
4
.
(1)如图,集气瓶里盛有甲烷,U形管左右液面相平,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阳光之下一定时间,液面
_______
,再将该装置放入黑暗中,若观察到液面仍保持原状,即可证明甲烷是
________
气体.
(2)天然气管道在第一次输送到用户家里时必须先在管道内充满氮气,这样做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7-01-07 08:16: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7年5月,中国首次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储量丰富,热值高,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被称作“未来的能源”。
(1)可燃冰通常出现在深海海底以下数百至一千多米的沉积层内,据推测可能是地层断裂导致气体逸出,上升的气流与海洋深处的冷水接触而形成。基于以上信息,可燃冰形成需要的基本条件有气源、温度和_____。
(2)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
4
,甲烷中碳的化合价是_____。
(3)列式计算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同类题2
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隆重召开,随着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新型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将于6月下旬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该火箭由液氧和煤基航天煤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液氧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氧气,下列有关该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
①物质的性质保持不变
②变化过程中物质吸收能量
③分子间的距离增大
④由单个原子变成了分子
⑤发生了化学变化
(2)“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所用燃料是以煤炭为原料制得的煤基航天煤油,其分子式可用CH
3
(CH
2
)
n
CH
3
来表示(式中n=8~16),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
①煤天航油属于化合物 ②由煤炭制取航天煤油属于化学变化
③航天煤油中含多种分子 ④CH
3
(CH
2
)
8
和CH
3
CH
3
(CH
2
)
16
CH
3
的性质有差异
(3)该发动机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CH
3
(CH
2
)
n
CH
3
+
O
2
(n+2)CO
2
+(n+3)H
2
O,则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写“化合”“分解”“复分解”“氧化”或“置换”)。
同类题3
2017年5月,我国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
相关材料: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
4
·8H
2
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地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_____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
4
·8H
2
O)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甲烷属于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_____(写一条)。(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
·8H
2
O+2O
2
CO
2
+10H
2
O)
同类题4
进入21世纪,全球拥有的化合物已超过2000万种,其中部分物质是由碳、氢、氧、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的。请选择上述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写出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1)用作还原剂和气体燃料的氧化物:_____。
(2)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
(3)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苛性钠:_____。
(4)生活中常用作洗涤剂的纯碱:_____。
(5)我国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
同类题5
2006年,绍兴的部分居民用上了东海气田送出的天然气来代替煤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_,(填化学式)与煤气相比具有安全性好、环境污染少等优点。生产煤气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煤中含有大量的硫,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是引起_
_
_ __
__的主要原因。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有机物
简单的有机物
甲烷、乙炔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