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
。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反应后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B点表示的含义是
________
;C点时溶液中所含阳离子
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②根据图中数据,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8-10-23 03:43: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甲中 A 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 B 反应,B 质量为 8 克。将 NaOH溶液缓缓加入到 C 中,生成的蓝色沉淀 E 与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 中加入 Ba(NO
3
)
2
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请回答:
(1)A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________。
(3)C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是多少?(列式计算)____。
同类题2
2013年3月底,上海、浙江一带出现H7N9禽流感。这种病毒首先在鸡、鸭等飞禽身上发现。对鸡、鸭舍进行消毒时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
3
COOOH(即: C
2
H
4
O
3
)。试计算:
(1)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
个原子。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
(3)配制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克,需过氧乙酸
克,水
mL。(
=1g/cm
3
)
同类题3
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像。
(1)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__克.
(2)图象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
(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4)图象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
同类题4
将10%的食盐溶液与20%的食盐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可能的是()
A.17%
B.13%
C.11%
D.9%
同类题5
小金自制了一个“气象瓶”,其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物质溶解度相应变化,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解度不变
C.溶剂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变小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水
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