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随温度的升高,A、B两物质中溶解度变化不那么明显的是________物质。
(2)在t1℃时,A与B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克。
(3)在t2℃时,2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
_________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8-10-23 11:37: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如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作用。

(2)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2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g。
(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5
37.3
38.4
39.8
氯化铵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① 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 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② 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4)小玉帮助老师配置硝酸钾(KNO3)的饱和溶液,以备全班实验使用。此实验室温度为25℃,老师提供的药品是含有少量氯化钠(NaCl)的硝酸钾固体。
① 他查阅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经分析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的提纯方法是____________,用此法获得了足量的硝酸钾固体。

② 小玉配制700g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过程如下:
a计算;b称量:准确称量硝酸钾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g;c量取:用____________________(填“100mL”、“500mL”或“1000mL”)量筒量取蒸馏水,操作如图2所示;d溶解:将硝酸钾和水分别加入大烧杯中,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

请指出小玉在配置溶液过程中的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___。由于以上错误操作,他配得的不是硝酸钾饱和溶液,要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他可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小玉将配得的饱和溶液装瓶,贴上标签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