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熊猫木偶、与人共舞的机器人、似“冰屏”的大屏幕、石墨烯发热服……这些新技术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

输出电压
5V
输出电流
2000mA
容量
8000mAh
 
(1)左图所示是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的“熊猫木偶”,“熊猫木偶”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制成的,选择用铝合金作为制作材料,是因为它具有____等性质(填写1点即可)。“熊猫木偶”穿着的冰刀是由某种特殊钢制成的,甲烷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可以生成铁,同时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氧化物,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上图所示是身穿石墨烯发热服的演员,石墨烯发热服通过USB接口充电后,可让演员在-20℃的环境中工作4小时。在环境温度为20℃时,某款石墨烯发热服的电阻为5Ω,用5V电压充电,60秒内即可使电热服升温到40℃,则这过程中需消耗电能____J。某充电宝参数如表所示,用该充电宝可以将____件同款的石墨烯发热服由20℃加热到40℃。
(3)若演员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急需大量能量供应,此时演员的肌肉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____,并产生少量能量,运动后肌肉会有酸痛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07-25 02:13: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双吸剂”是常用的袋装食品的保鲜剂,可用来吸收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袋装食品中发现一包名为“504双吸剂”的保鲜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504双吸剂”的固体样品很好奇,涉及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收集资料):
1.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
2.打开固体包装观察:部分粉末呈黑色、部分粉末呈白色、另有少数红棕色的块状固体。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Fe、Fe2O3、CaO、Ca(OH)2、CaCO3猜想固体中可能含有Fe2O3的依据是
 
(实验探究):如表是甲组同学涉及并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溶解
固体部分溶解,并放出大量热
固体中一定含(1)
 
二、过滤,取滤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
三、取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
固体逐渐消失,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2)
一定不含有Fe2O3
四、将操作三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3)
 
 
(实验质疑):
(1)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在实验中得出“一定不含有Fe2O3”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2)你认为甲组同学第 步操作得出的结论也不合理,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继续探究):为验证固体中是否含有Fe2O3,乙组同学用 先分离出铁粉,向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   ,若溶液呈棕黄色,证明固体中含有Fe2O3。写出相应化学反应方程式  

同类题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巨磁电阻效应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图所示。

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________
A. 铜、银 B. 铁、铜 C. 铜、铝 D. 铁、镍
(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1.7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_______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
(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________信息转化为电信息.
(4)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________(选填“大”或“小”)得多。
(5)如图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新型 读出磁头”组成如图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下图中的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