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某同学进行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
4
·5H
2
O)的制备和生长实验,配制了某温度时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静置、冷却到室温,观察晶体的生长,如图。
(1)能判断原硫酸铜溶液已饱和的方法是_______。
A. 观察颜色,溶液蓝色较深
B. 溶液冷却,有蓝色晶体析出
C. 蒸发少量水,有蓝色晶体析出
D. 加人硫酸铜晶体,晶体质量不变
(2)现称取49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配成150克某温度时的热饱和溶液,再冷却到室温,共析出50克硫酸铜晶体,请计算该室温时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07-15 10:43: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已知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将甲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后,观察到试管中有剩余的甲。下列操作一定会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是()
A.再加入少量的甲
B.再蒸发一部分溶剂,恢复到20℃
C.升高温度到40℃
D.加40℃甲的饱和溶液,恢复到20℃
同类题2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20℃时,100g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D.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同类题3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20℃,1 g镁和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同类题4
如图所示,请根据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图中 M 点的含义:________;
(2)将 t
2
℃时A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
(3)温度为 t
1
℃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关系是________;
(4)得到A 物质的晶体常用________的方法。
同类题5
夏天,实验员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A.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
C.温度下降,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