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空缺部分的句子。(任选三句) )
(1)_______,子无良媒。 (《诗经·氓》)
(2)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 (《离骚》)
(3)_______,食野之苹。 (《短歌行》)
(4)狗吠深巷中,_______。 (《归园田居》)
(5)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 (《赤壁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8-03-30 11:02: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骈文是在汉代辞赋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文体,其第一个特点是多用对偶,如《滕王阁序》中的 “
①
________,
②
______”,从词性、句法乃至声调上,严格相对;第二个特点是讲究声律,如《兰亭集序》中的“
③
_______,少长咸集”、“天朗气清,
④
______,读起来抑扬顿挫,舒缓有致;第三个特点是援引典故,如《阿房宫赋》中的“
⑤
______,函谷举,
⑥
______,可怜焦士”,以简驭繁,化俗为雅。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作者由“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现象想到提高君子学养的方法和按照此法能达到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蜀主刘禅应当广开言路,发扬先帝遗德,鼓舞人的志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补写下面的空缺处。
(1)《离骚》中表现诗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想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氓》中,借河水和低湿洼地来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一定限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引出“积善成德”而“圣心备焉”的结论,从正面说明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同类题4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灵动的水,往往触发或见证着古人的诗情,各有意趣。它有时冷冽清澈,“
①
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点染着滕王阁周围秋意正浓的晚景;有时清幽宁静,“谢公宿处今尚在,
②
_____”,陪伴李白开启瑰奇梦境;有时浩荡汹涌,“无边落木萧萧下,
③
_____”,引起杜甫韶光易逝的悲感;有时惊心动魄,“乱石穿空,
④
_______,
⑤
____”,激起苏轼怀想古代英雄人物的豪情。
同类题5
补全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鹃,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感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感。
(2)《离骚》(节选)运用比兴手法,由自然荣枯联想到韶华易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名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