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名篇名句默写
(1)《登高》中诗人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音乐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情景默写 更新时间:2018-05-17 11:20: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今人用“世外桃源“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_____,_____”。
(2)成语“剪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_____ ”。
(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荀子在《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写 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尖锐对立的现象;在他一千年后,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相似的情形。
(2)《荀子·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原因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借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来引述蜀道来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一诗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描写长江上波浪滔天、空中阴云密布之景,又隐喻当时“乾坤扰乱、上下失位之象”。
(5)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由古迹过渡到古人,对昭君一生的悲剧遭遇做出了精炼的概括。
同类题4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本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白居易《琵琶行》也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其诗云:“_______,________。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②本诗写送别,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乃瞻衡宇,_______,僮仆欢迎, ________。”
③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王诗云:“城阙辅三秦,________。与君离别意,_________。”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有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非天下也。”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名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