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惊险场面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
(4)《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根,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情景默写 更新时间:2018-07-10 05:31: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5)听完琵琶女自述的身世后,白居易产生了强烈共鸣,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6)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书写了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
(7)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相近。
(8)《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9)荀子《劝学》中以“金石”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游褒禅山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________________。(《楚辞·渔父》)
(2)______________,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天之于物,_________。故其在乐也,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秋声赋》)
(4)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
(2)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渉江采芙蓉》)
(4)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5)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6)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类题4
(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描写了有风时水面上月光浮动的样子,用“__________”将无风时水中的月影比喻成璧玉。
(2)《劝学》中用“蚓”和“蟹”作比,前者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无“__________”,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_____________”,原因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庄周梦蝶、杜鹃啼血的典故营造朦胧的意境。
(2)杜甫在《登高》中,用传神之笔描写落叶和长江的气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名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