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排遣心中郁闷,常常寄情外物,如文中提到的靖节先生(陶渊明)就“嗜酒”,《归去来兮辞》中“携幼入室,________”“_________,眄庭柯以怡颜”就是他嗜酒的证明;宋代周敦颐独爱莲,在《爱莲说》中,他写出了莲“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认为莲花是“_______”。此外,欧阳修寄情山水,认为山中“__________,而乐亦无穷也”;刘禹锡栖身陋室,自得于“________,________”的交际生活,丝毫不以为“陋”。
古人善于借物来抒怀说理,使得抒怀更感人、说理更形象。《归园田房居》“①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借鸟和鱼抒发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怀念之情;《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②_______”,苏软借自然界的风雨来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③________,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辛弃疾借鸿雁表达游子之愁;《醉花阴》“④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借菊花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劝学》“蟹六跪而二螯,⑤______用心躁也”,荀子以螃蟹为反例来论证求学用心专一的重要性;《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⑥______”李密借西山落日来说明祖母衰弱的身体状况,以此表达自己不能离开祖母立即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