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苏洵在《六国论》中开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总结了后唐庄宗灭亡的惨痛教训,阐述了和孟子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同的道理:“______,_____。”
(3)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苏轼曾有两句诗“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情景默写 更新时间:2018-08-12 08:16: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的感慨。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儿归巢。
(3)《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房屋、生活设施方面写出了洪州繁华富庶的景象。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作者借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氓》中这种鲜明对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宁死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骚》中,以用荷缝衣来象征自己高洁品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两句诗使用夸张手法,正面描写山之高峻、崖之陡峭,以此表现蜀道之难。
(2)李白在《蜀道难》中写蜀道中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景象的两句是“_____,
_____”。
(3)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无尽的往事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6)杜牧的《阿房宫赋》表现了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文末他发出警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陶渊明在《饮酒》中写自己身处闹市却不感到喧闹的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坚守理想与节操,宁死不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利其器。(《论语》)
(8)前事不忘,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赵策》)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名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