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说,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片思接千载,追想起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周瑜的风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情景默写 更新时间:2018-07-01 04:16: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因羞怯而犹豫不决的诗句是“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演奏忽而当心收拨,于是屏息凝声,四下皆静。此处以静来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缠身。
(6)《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7)《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也说过类似两句:“____,______ ”。
(8)荀况在《劝学》中以蚯蚓例,说明“积”关键,然后又以“螃蟹”作对比: “______,_______”是“用心躁也”的缘故。
(9)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诗人出塞时惆怅、抑郁的心情。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比喻手法来描慕声音,其中写琵琶声并联想到珠玉声、鸟鸣声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荷塘月色》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塘上的月光写得柔和安静,又精炼动词,使之具有流动美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又以“_________”写出了荷塘上雾色迷蒙的样子。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两个地名巧妙地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同类题4
补写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解释自己种树的诀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极其平凡,但其他种树的人却不容易做到。
(2)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最为后人喜爱的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写了秋日傍晚开阔江面上江天相接、上下浑然天成的明丽美景。
(3)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有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的也是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主题。
(4)人生即使失意,也不要过于在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要自信,就像《将进酒》中李白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会“东山再起”。
(5)为“恢复汉室”,诸葛亮“六出祁山”,但最终失败,壮志未酬,病逝五丈原,后人常引用杜甫《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壮志未酬之深沉感慨。
(6)《客至》中表现作者在寂寞之中听闻挚友前来的欣喜与热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兰亭集序》中,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王羲之对庄周虚无主义人生观的批判,表现了作者对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
(8)《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名篇名句默写。
(1)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__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
(4)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5)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6)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名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