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次北固山下》中,诗人王湾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劳动人民寄子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琵琶行》中,诗人通过“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秋天的景物,渲染了江头送客之时的氛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情景默写 更新时间:2018-05-10 07:01: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易》曰:“____________,差以千里。”(《太史公自序》)
(2)____________,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高祖本纪》)
(3)大风起兮云飞扬,____________,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祖本纪》)
(4)力拔山兮气盖世,____________。(《项羽本纪》)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6)读书百遍,_______________。(陈寿《三国志》)
(7)____________,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8)____________,略见一斑。(刘义庆《世说新语》)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
(3)《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是深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
”
(4)庄子《逍遥游》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
。
”两句指出要正确对待外界的评价,才能坦然面对荣辱。
(5)荀子《劝学》中与当代人终身学习的理念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了山中四季的不同景色:春“野芳发而幽香”,夏“_____________”,秋“风霜高洁”,冬“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填写句中空缺部分。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或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经﹒氓》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请将《登高》中的诗句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2)同样是登高,杜甫登高望远抒发情怀,李白却在梦中游览了天姥山,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出鄙弃权贵的傲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名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