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说大鹏要高飞万里,必须借助强劲大风负载其巨大的翅膀。
(3)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5)______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情景默写 更新时间:2019-05-07 02:58: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虽然慨叹“___________”, 但仍要故作旷达“__________”,借此举表现对天上明月的祭奠。
(2) 《出师表》中,请葛亮认为官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必须咨询后再施行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诗人极言西游道路艰险难攀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面对短暂而飞逝的时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了无限的感慨。
(2)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比喻论证“学习应当专一”这一观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影射实际,说南未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度的羞耻随着光阴的消逝,而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4)在《诗经•氓》中,男子在与女子结婚之前,求助神灵,验证良缘的句子是“尔卜尔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婚后一切顺利,与下文人物命运形成巨大反差。
(5)李白《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和瀑布发出巨大声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比喻手法摹写琵琶的声音,既有形容声音婉转流利的“_______”,也有表现声音浊杂粗重的“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从职责上把教师界定为“传道受业解惑也”,而把那些童子之师界定为“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以金属制的刀剑作比来说明不断学习才能取得进步,突出了学习的作用。
(5)对于战乱之中身处异地的亲人而言,一封家书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正如杜甫《春望》一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行路难》中暗用吕尚、伊尹的典故,借以表明自己对仕途仍有所期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___;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_______。
(3)淇水汤汤,渐车帷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
。
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_____________
,
山长水阔知何处?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⑵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⑶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名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