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按要求填空。
(1)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
(2)_____________,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__________________》)
(3)《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破时间限制、空间阻隔,化思念为祝福,抒写了苏轼正视和超越人生痛苦的豁达情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情景默写 更新时间:2019-10-16 12:56: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来?(《登建康赏心亭》)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劝学》)
(3)秦观在《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表达越是收到朋友的问候,越是增添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善用比喻和对比说理,为了强调学习时用心专一的重要性,文章以弱小的蚯蚓为例从正面设喻强调专一后,紧接着从反面写道“ _____, ____ ”的原因是不专一。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_____ , _____”。
(3)《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句描写宫女们早晨开始梳妆打扮的句子是“ _____, _____”。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由赤壁的自然景物写到历史古迹,感慨“一世之雄”的曹操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里,而自己与客却在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的苦闷沉郁和情感的激荡变化都形象地刻画出来。
同类题4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是相同的。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问道: “_________,_________ ?” 这两句控诉了秦帝国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无情掠夺,抨击了统治者的挥霍无度。
(3)《六国论》结尾,作者借古讽今,提出凭借这么大的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与老子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样,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借“行路”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助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战况的激烈,画面感很强。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名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