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行路设喻来强调积累的重要,说“________”,就不能达到遥远的千里;除了用千里马外,还用“________”来说其成功在于坚持不舍。
(2)《诗经·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比兴手法写女子年老色衰,诗歌用同样手法来写女子年轻貌美、初婚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诗《饮酒》诗句“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的旷达心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情景默写 更新时间:2019-10-17 08:16: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在《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地刻画人物的内在心理,塑造出一个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情人形象。
(2)在《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4)秦观在《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胜过人间凡俗之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7)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赤壁赋》通过夸张的手法,侧面描写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中作者对人生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赤壁赋》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苏轼在《赤壁赋》中先说万物各有其主,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勉励人一定要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12)在《登泰山记》中,作者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写出了太阳从东海中升起的壮观景象,充满了生气和力量,具有无比震撼的美。
(1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______________”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雾冰滑”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

同类题4

用课文中的语句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漂荡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其思慕“美人”而不得的迷惘惆怅之情。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紧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把洞箫的哀音表现得形象真切。
(4)《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7)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出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心情。
(9)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泰山山顶雪后的美景。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