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乔布斯的苹果
岑伯宁
1955年2月24日,史蒂夫·乔布斯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刚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遗弃了。好心的乔布斯夫妻收留了他。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1974年,19岁的乔布斯只在大学念了一学期,就因为经济因素而休学。从一次尝尽苦头的印度修禅之旅回来后,乔布斯借住在朋友沃兹家的车库里。两人都梦想着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可是当时市面上卖的都是IBM的商用机器,且体积庞大,极其昂贵,于是,他们准备自己开发。
制造个人电脑需要微处理器,英特尔的8080集成电路芯片是当时的个人电脑DIY爱好者的首选,但不仅售价贵而且不出售给未注册公司的人。两人经过不断寻找,终于买到了摩托罗拉公司出品的6502芯片。
万事齐备后,沃兹利用下班时间组装电脑。1975年6月29日的晚上10点钟,后来被乔布斯命名为“苹果1号”的个人电脑诞生了。
1976年4月1日,愚人节,乔布斯、沃兹签署了一份合同,决定成立一家电脑公司。公司名称是乔布斯起的——那就是他最喜欢的水果“苹果”。
很快地,苹果公司开始制作自己的第二款产品“苹果2号”。然而,沃兹和乔布斯对产品的定位发生了重大分歧。沃兹坚持要给电脑加上方便的外用设备插槽,而乔布斯则认为这种设计思路有违自己的美学。两人的这种矛盾,据《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文版总审校赵嘉敏分析,源于两人对IT产品的核心价值的理念冲突。史蒂夫·沃兹的开放精神和乔布斯的封闭理念全无交点。然而到了今天,一手创造了苹果的沃兹也认同“没有乔布斯,就没有苹果”,坦承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苹果不会有今天。
在众多关于苹果公司的传说中,乔布斯被描绘成一个刚愎自用、态度粗暴的天才。一方面才华横溢,极具人格魅力,注重细节到了几乎病态的地步;另一方面,生意上的利益分毫不让,丝毫不给对手留面子。
1985年,乔布斯面临着与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大战,推出了价格昂贵的Lisa个性电脑。IBM在1981年也推出了自己的个人电脑业务,采用了沃兹一度主张的开放体系架构。乔布斯从未掩饰对IBM的敌视。1984年,他主导苹果公司最著名的广告《1984》,片中以“老大哥”影射IBM,并安排了一个美女手挥锤子将“垄断黑幕”打碎,强调创新对于推动产业变革的革命性力量。
一年之后,苹果公司在个人电脑业务上一败涂地,IBM PC和微软统治了市场。董事会意识到了乔布斯的经营理念与当时多数的管理者并不相同,恰恰在这个时候,乔布斯将职业经理人斯卡利从百事可乐公司挖到苹果公司来当CEO。
斯卡利擅长的是做一个普通500强的CEO,将利润最大化。苹果却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乔布斯赋予了它特殊的气质和灵魂。要想在苹果公司CEO的位子上取得成功,必须完全了解苹果的文化——由乔布斯一手建立起来的,不受商业模式影响的独立品味和全封闭的平台模式。
1985年4月,在几次争夺经营权未果后,乔布斯愤然辞职,在此后的10年里不再踏入苹果公司大门一步。他把精力集中于一家叫NeXt的IT公司。在NeXt公司他只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设计。当其他个人电脑制造商追求更快的处理器速度时,乔布斯则追求智能,小巧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这个设计必须是封闭的,“一个盒子”能装下,不需要任何外接组件。
斯卡利和他的继任阿梅里奥试图将苹果开放,他们先后授权了3家企业做兼容机,但兼容机市场仍然面临着微软的垄断。1996年,时任苹果公司CEO阿梅里奥通过收购NeXt,邀请乔布斯重返苹果。乔布斯回来后,第一步就是关闭开放的兼容机授权。以后发生的事已经众所周知:2001年,第一代Ipod诞生,首次打开互联网零售音乐模式。2007年,iphone问世,苹果率先进军智能手机领域,打开了移动互联网的大门。2010年,Ipad诞生,苹果将利用平板电脑打通互联网、通信、电子出版三个不同的领域。在2011年乔布斯去世前,苹果已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企业。
《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认为,乔布斯对完美的狂热以及积极的追求彻底变革了六大行业: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电话、平板电脑和数字出版。他不仅制造出革命性的产品,还在自己的第二次努力下成就了一家充满生命力的公司。
(《世界博览》2011年第20期,原文有删节)
【小题1】文中引述赵嘉敏、沃兹、艾萨克森的言论及关于苹果公司的传说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简要概括乔布斯与其他的经营设计者不同的经营与设计理念。(5分)
【小题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乔布斯创业成功的原因。(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2-07-24 04:10: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记住他最好的方式 是记住他做过的事
在日本记者后藤健二不幸遇难的消息传出以后,我看了很多外媒的报道,才发现这个我之前不太了解的日本人,根本就是个疯子。
他去过这个星球上大多数被战争和冲突蹂躏过的地方,包括车臣、阿尔巴尼亚、科索沃、塞拉利昂、利比里亚、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他曾经多次穿行在死亡线上,也多次经历过世人无法想象的惨状和危险。他的朋友回忆说,在叙利亚,他亲眼看到数百具尸体被推土机扔到一个游泳池那么大的墓坑里埋葬;在伊拉克,他曾经被当地的士兵用枪指着脑袋。
可是,这样一个让大多数同行汗颜的记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甚至不能算是一个正式的记者。他不隶属于任何媒体,他早在1996年就成立了自己的通讯社“独立社” (Independent Press),从那时开始,所有出生入死完成的报道,几乎都是他自己一个人的战斗!
因为是自由记者,他需要负担自己的采访经费。而他去过的那些地方,是很多“正式”媒体都没有派记者去的。包括NHK、朝日新闻等在内的许多媒体都和他有合作关系,长期播放他拍摄的片子。正因为如此,他在日本获得了很多记者的尊敬。
他关注战争、冲突、难民、贫穷、艾滋、儿童教育等等几乎所有的人道议题,这一点光从他出版的书名就可以看出来:《我们想要和平,不要钻石——儿童兵穆里雅的自白》,《娜塔莎——出生在艾滋村的16岁母亲的生活》,《卢旺达的祈祷——从内战中活过来的家族的故事》,《如果一个阿富汗女孩去上学——玛丽亚姆的故事》。
《经济学人》杂志拉美分社社长Henry Tricks曾经在2010年派驻东京,因此与后藤健二相识。他在发表于“保护记者委员会”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网站上的一篇文章里介绍说,有一次打保龄球,后藤健二变得脸色苍白,因为“球落地的声音让他回想起了伊拉克隆隆的炮弹声。” Henry Tricks写道,“很难把这个平时语调温和、温文尔雅的男人,和那个铁胆的战地记者联系在一起。”
Henry Tricks还写道:“他报道战争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他不强调谁赢谁输,他只说普通人的故事,尤其是那些被迫承受战争冲突和恐惧的孩子们的故事。他说,是那些普通人对生活的适应激励着他。如果你问他,到底是怎么到达那些危险的地方去报道的,他说,他只是跟着那些普通人的生活的脚步,是他们,给他指引了道路。”
2014年5月,后藤健二在接受日本一家新闻网站的采访时也说,自己想要帮助那些受到冲突影响的普通人。“那些我去采访报道的地方遭遇着巨大的困难,但即便在那里,人们也每天生活着。那些人总有些话要说,有信息要传达。如果我能帮助他们把那些信息传递给世界,那么就可能促成某种解决办法。如果真的那样,我也就可以说,我的工作是成功的了。”
后藤健二一直就非常清楚自己工作的危险性。他曾经多次强调,对自己的安全担负全部责任,如果出现不测,不希望怪罪到其他任何人身上。去年10月,在离开土耳其进入叙利亚境内时,也就是他被IS绑架以前,他请他在土耳其雇的助手用手机录制了一段视频。在视频里他说,“一旦发生不测,我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这里相当危险。但是,请不要因此对叙利亚人民留下任何不好的印象。请不要怨恨叙利亚百姓,他们因为战争饱受折磨。”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些人,以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热情和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后藤健二的母亲和妻子,也是两个了不起的女人。他的妻子在丈夫遇害后发表声明说:“我为我的丈夫感到深深的自豪,因为他致力于报道伊拉克、索马里和叙利亚等冲突地区的人民所面临的困境,他热诚地向世人展现那些冲突对普通人的影响,更通过孩子们的眼睛,让那些地区以外的我们了解战争的悲剧。”
他的母亲在儿子遇害后说:“健二已经去世,我的心已碎。我完全所不出话。我唯一的希望是,我们能够继续健二的遗志,去救助那些战争和贫穷中的孩子。”
我想,有些人注定遗世独立,记住他最好的方式,除了记住他的名字,记住他的笑脸,还要记住他的勇气,记住他做过的事。
相关链接:
①2015年1月31日,网上发布长1分7秒的视频显示,日本自由撰稿人后藤健二(Kenji Goto,1967-2015)已经为伊斯兰国家武装分子所斩首。47岁的后藤健二,在1997年接受基督教。已婚,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在他离家的时候,才出生3周大。
②环球时报2月2日消息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人质后藤健二被IS斩首后,有媒体发现,在此前流出的他被斩首前的视频中,后藤疑曾通过眨眼传达出摩尔斯密码,意思是“别管我”“不要救我”。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后藤健二,作为男人,他温文尔雅;作为记者,他英勇无限。这既表现了他动人的个人魅力,也反映了他高尚的职业操守。
B.后藤健二是个自由记者,早在1996年就成立了自己的通讯社“独立社”,这让作者钦佩,同时让许多同行汗颜。
C.包括NHK、朝日新闻等在内的许多媒体与后藤健二合作,长期播放他拍摄的片子,是因为他报道的是人道议题,只有这些才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D.后藤健二受战争冲突中普通人的生活的激励和指引,所以他的报道不强调战争冲突的输赢,只说普通人的故事,想要给他们以帮助。
E.作者称后藤健二是“疯子”,说他“遗世独立”,饱含着作者由衷的敬意。结尾一段,如果把“他”改为“他们”,那么后藤健二就更具典型性,意义也更深远。
【小题2】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写后藤健二?请结合原文具体分析。
【小题3】文章开篇称后藤健二是“疯子”,请根据原文,分条指出后藤健二的“疯”的具体表现。
【小题4】后藤健二上有老下有小,还出死入生地去采访报道,最后被杀害,值得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江口镇的千亩荷花悄然绽放,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观赏,享受夏日清凉的味。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县域发展的热点,大大小小的县镇都在发展旅游产业。然而,红火的背后,同质化现象普遍,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排斥农民的主体地位,挤占农民利益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只有建立在本地乡土文化之上,并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的特色乡村旅游才有生命力,才能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
近年来,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不断开发各类旅游资源、持续丰富大众文娱活动的同时,也成为促进相关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然而,透过乡村旅游的火热,同质化、挤占农民利益等成长中的“烦恼”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如何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探索符合农民意愿的发展之路成为当务之急。
材料二
图表 2012-2016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变化情况图表

注:据悉,2012-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32.0%、26.2%。其中,2013年、2015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与营业收入增长迅猛,各指标增长率都达到30%以上。
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4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4.4%;营业总收入已达48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2.2%。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增长迅速。
材料三:
资本下乡不能挤占农民利益
当前,记者注意到,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特别是民宿、特色小镇、乡村休闲地产投资增长迅速。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乡村旅游类产品实际完成投资3856亿元,同比增长47.6%;截至目前,全国共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28 个,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70 个。
然而,有些地方出现了资本把农民“挤出去”现象,这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乡村旅游的主体是谁。现在的模式主要是地方政府引进资本公司,以景点的运作方式发展乡村旅游。这个模式的重要问题是排斥了农民的主体地位,甚至用围墙将农民排除在外,这样的乡村旅游不是原本意义上的休闲农业。
发展乡村旅游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我们要探索多方参与、互惠互赢的机制,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不能让“农家乐”只是“老板乐”
材料四
守住乡土文化才有特色乡村游
“民俗的发展,必须借助当地的特色文化,以文化为根,才能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经济。”11月19 日,在浙江临安举办的第二届国际乡村旅游休闲论坛上,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旅游专家Vagnetti 表示,一些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得好,就是依托了当地特有的文化。
“只有结合自身特有的人文景观,才能进一步推动特色乡村旅游经济的形成。”在当日的论坛上,Vagnetti从西方乡村旅游经验出发,为中国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指引方向。
Vagnetti在论坛上指出,意大利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钢铁水泥建造的,很多古老的村庄以最原始的状态保存了下来。
她以意大利一个山区村庄举例,一个只有几十位居民居住的高海拔小村庄,依靠极具当地特色的服饰和羊毛制成的工艺品,成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就是当地的人文景观带动经济的案例之一,民俗活动就是人文景观的灵魂,是乡村旅游经济的核心。” Vagnetti表示。
针对中国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Vagnetti认为,只要人们心里依旧保存着那份对家乡、乡村的热爱与回忆,把这份热情投入到旅游建设中,就会走出一味模仿西方带来的困境。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AB.BC.CD.D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县域经济发展的热点是乡村旅游,虽然目前存在同质化和挤占农民利益等问题,但它依然是某些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
B.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在2016年增长了80%,接近2015 年农村旅游接待人数增长率83.3%。
C.根据材料二可知,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是有规律的,即呈现波浪式的变化,2016 年增长率为9.1%,2017 年的增长率一定高于2016。
D.根据材料二中接待人次、增长率、年份等三项,我们能清楚了解近五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有利于研究农村旅游经济。
E. 根据材料,2016 年农村旅游接待人数增长缓慢,其原因应该是乡村旅游产业挤占农民利益和乡土文化特色不明显。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是什么?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8分)
永远的曼德拉
于杰飞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于12月5日辞世,享年95岁。噩耗传来,南非举国悲痛,世界同声哀悼。
1918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于南非东南部特兰斯凯地区的一个部落酋长家庭。当时的南非到处弥漫着种族主义的血腥味,对种族隔离制度的强烈不满,在曼德拉心里种下了对平等和自由的渴望。他决心,不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
怀揣着这个理想,1944年,年轻律师曼德拉加入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  )。1952年,借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经验,曼德拉成功组织并领导“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1953年,曼德拉在非国大会议上发表了《自由之路无坦途》的演讲,公开宣布非暴力反抗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然而,面对这份非暴力宣言,南非政府却选择了暴力回应。在和平斗争无暴的情况下,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以暴力对抗暴力。1962年,曼德拉被南非政府以“煽动”罪和“非法越境”罪判处5年监禁。
“我已经把自己献给了非洲人民的解放事业。我为反对白人统治进行了斗争,我也为反对黑人统治进行了斗争。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准备为它献出生命。”
这段演说是曼德拉在所谓的“叛国案”中的自我辩护。1964年6月,南非政府以“企图以暴力推翻政府”罪判处正在服刑的曼德拉终生监禁,这年他45岁。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判决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但对于曼德拉而言,斗争才刚刚开始。
罗本岛是南非最大的秘密监狱。4.5平方米的狱室,勉强可以躺下,曼德拉在这里一待就是27年。
27年,曼德拉忍受了每天到采石场做苦工的折磨,忍受了惨无人道的羞辱和拷打。漫长的监狱生活,曼德拉在孤独中苦苦思索。“我对自己的人民获得自由的渴望变成了一种对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获得自由的渴望。”他意识到,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他感受到肩上沉重的使命,他决心把这种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南非人,只有这样,他的彩虹之国才有希望。于是,他开始坚持锻炼身体,整日以书为伴。“我不会绝望,也不会自暴自弃。我相信会有一天,我作为一个自由人,行走在阳光下。”
1990年2月11日,南非白人总统德克拉克迫于压力最终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这一年,德克拉克和曼德拉同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1年,延续300多年的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从法律上被废除。为这一天,曼德拉等了73年。
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曼德拉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而当时的南非正处在激烈的种族对抗中,如何将这个***一职,1999年6月,辞去总统一职。曼德拉,终于把自己还给了家人。
 从今往后,我的生活添加了两个重要内容,第一个是格拉萨,第二个是到莫桑比克吃大虾。”曼德拉与莫桑比克前总统遗孀格拉萨相伴晚年,而她也是领导反对种族歧视视运动的杰出女性。
“隐退也是一种领导”。81岁高龄的曼德拉开始投身慈善事业。他发起大型抗击艾滋病慈善音乐会,呼吁全世界共同关注艾滋病,积极采取行动消除贫困,疾病和饥饿。出席2010年南非世界杯闭幕式,是曼德拉最后一次谢幕。
曼德拉走了,希望曼德拉留下的精神财富能永远传承下去。
(文字有删改)
【小题1】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①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2分)
②曼德拉,终于把自己还给了家人。  (2分)
【小题2】文章倒数第三段的内容是不是与文章主题无关,可以删去?为什么?(4分)
【小题3】结合全文,简析题目“永远的曼德拉”的含义和作用。(4分)
【小题4】在曼德拉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五亿三千万年前的一天,一股意外涌来的泥沙把滇中海域浅海区中大量的动物埋在下面。由于迅速地与外界隔绝,致使大量包括软体动物在内的生物没有腐烂,在泥沙中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些原来难以成为化石的动物在泥沙中经过几亿年而最终成为化石。随着地壳的运动,这座难得的古生物宝库被抬升到云南澄江帽天山。
澄江化石群异常珍贵。一般情况下,寒武纪的许多无脊椎动物若无特殊的埋葬条件,不会变成化石。而在澄江它们不仅成为化石,而且还保存得非常完好。澄江化石的完整性解开了一些长久令人费解的“化石谜”。例如早在100年前发现的奇虾的“脚”化石一直就被认为是一种节肢动物的尾巴,而奇虾的“嘴巴”化石则被认为是水母,而且荒唐地被单独“立户”取了名称。澄江奇虾化石的发现纠正了把奇虾的肢体当物种的“历史错案”。
澄江化石群的发现十分重要。寒武纪比我们较熟悉的恐龙时代的“侏罗纪”早四亿年。1909年在加拿大发现的寒武纪中期的布尔吉斯动物化石群和1949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前寒武纪末期的埃迪卡拉动物化石群,这两个化石群时间间隔有一亿一千万年,两者物种间发生的突发性变化难以在实物上得到证明。澄江动物化石群正好处在以上两个化石群时间跨度上的中间,是寒武纪生命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生快速飞跃的最重要的环节。
【小题1】一些在其他地区“原来难以成为化石的动物”在澄江“最终成为化石”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    )
A.这些动物在澄江地区埋藏于泥沙中时间长达五亿三千万年。
B.这些动物在被泥沙埋藏的瞬间与外界迅速隔绝。
C.这些动物原来生活在海域的浅海区中,容易被泥沙埋藏。
D.这些埋藏在地下的没有腐烂的动物由于地壳的运动而被抬升。
【小题2】联系澄江奇虾化石的特点,分析造成奇虾化石“历史错案”的根本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百多年前发现奇虾化石时,古生物化石研究技术不够先进,难以认清其实质。
B.一百多年前发现的奇虾化石的形态与某些物种形态极其相似,科学家们以貌定论。
C.一百多年前发现的奇虾化石都是奇虾的局部而非整体,难以从整体判定。
D.长期以来遗留下来的“化石谜”影响了科学家对奇虾化石的准确判定。
【小题3】“澄江化石群的发现十分重要”,说其“重要”的一个具体依据是:(    )
A.澄江动物化石群所处的时期正好在前寒武纪末期与寒武纪中期的时间跨度的中间。
B.澄江动物化石证明了由埃迪卡拉动物化石到布尔吉斯动物化石两者物种间发生的突发性变化。
C.澄江动物化石是寒武纪生命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生快速飞跃的最重要的环节。
D.澄江动物化石所处的寒武纪比“侏罗纪”早四亿年,更有研究价值。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从2015年年初国家旅游局首倡“厕所革命”,“旅游要发展,厕所要革命”在全行业达成高度共识。厕所革命已成为中国旅游名副其实的“一号工程”,从都市到乡村,从局部到全域,从旅游行业到全社会,从保障男女厕数量充足到专门为特殊人群设立“第三卫生间”……厕所革命不断提档升级,发挥了杠杆作用。它不仅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旅游基础工程,更上升为涉及面广泛的文明工程和民生工程,有效提升了社会文明尺度。
旅游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游客体验的便捷度、舒适度、满意度,是衡量旅游目的地服务供给的尺度,而旅游厕所作为基础设施,是检验旅游目的地旅游文明的尺度。厕所革命展开以来,旅游厕所已成为检验旅游景区景点评价的重要标准。前不久,国家旅游局对10家4A级景区给予摘牌处理,主要原因就是旅游厕所建设不达标、管理不到位。
从为求基本生存的人口大迁徙到为求差异生活的人口大流动,旅游正在打破时空边界,创造新的移动文明,旅游目的地成为主客共享的人口聚集场域,集中体现了社会文明的程度。全域旅游突破了传统旅游的局限,景区内外的界限逐渐模糊,从公共服务基础供给方面来考量,厕所是衡量社会文明最基础的尺度。国家旅游局大力推动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内部厕所,为市民和游客打开“方便”之门,构建“厕所开放联盟”,体现了主客共享、集约化发展的理念。
旅游位居“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并在扶贫攻坚中表现出强劲的新动能,是当地群众就业创业、创造幸福生活,外地游客消费体验、享受幸福的民生工程。以此观之,仅有干净、舒适的厕所远远不够,在厕所革命的过程中,最核心的是对厕所认知和使用的不文明陋习进行彻底革命。文明如厕是衡量厕所文明的尺度,也是检验国民文明素养和享受幸福能力的尺度。
(摘编自孙小荣《厕所革命是检验民生幸福及社会文明的尺度》)
材料二:
2016年,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标准指出,加强城市公厕规划、建设、管理,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公厕数量总体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特别是女性厕位紧张问题亟待解决。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城市环卫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如下:

材料三:
据估计,超过50种传染病通过人类粪便传播,一些国家因此引发大量疾病,因为直排污物造成土壤、食物和水污染。“三面墙,两块砖,一个坑”,是中国农村厕所的典型形象,“难找、难看、难闻、难用”,也是困扰城市公厕多年的典型问题。厕所的状况,关乎百姓生活,更折射文明风尚、关系国家形象。厕所卫生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特别是水污染治理以及农业安全生产。站在新时代审视,能否提高厕所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品质的因素。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厕所文明是大国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欢《读懂“厕所革命”的深刻内涵》)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2006年到2015年,公厕总量缓慢增加,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总体减少,这和群众对厕所的需求不匹配。
B.2009年前,每万人拥有公厕的数量呈增长趋势;2009年之后,该数据则一直下降;2015年则与2006年基本持平。
C.从2006年至2015年,城市公厕数量逐年增加,十年间总量增加了近2万座,说明城市公厕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D.政府把加强公厕建设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但城市公厕建设并不只是意味着公厕数量的简单增长。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国家旅游局首倡“厕所革命”,其初衷是打造一项涉及面广泛的文明工程和民生工程。
B.旅游是为追求差异化生活而进行的人口流动,这种“移动文明”直接推动了“厕所革命”。
C.对10家4A级景区摘牌处理,说明旅游厕所是中国旅游景点动态化管理的重要标准。
D.相关部门开放内部厕所,体现了主客共享、集约化发展的理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E. 虽然城市公厕也存在问题,但是农村厕所给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带来的威胁显得更为严重。
【小题3】“厕所革命”包括哪些内容?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