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真   相
江峰
从我住进病房的那一刻起,对面床上的那对夫妻便一直小声地争吵着,女人想走,男人要留。
听护士讲,女人患的是胶质细胞瘤,脑瘤的一种,致癌率极高。
从他们断断续续的争吵中,一个农村家庭的影子渐渐在我面前清晰起来:女人46岁,有两个孩子,女儿去年刚考上大学,儿子念高一;十二亩地、六头猪、一头牛,是他们全部的家当。
医院的走廊里有一部插磁卡的电话,就安在病房门外三四米远的地方,由于手机的普及,已经鲜有人用了。楼下的小卖部卖电话卡,几乎每个傍晚,男人都要到走廊上给家里打电话。
男人的声音很大,虽然每次他都刻意关上病房的门,可病房里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每天,男人都在事无巨细地问儿子,牛和猪是否都喂饱了,院门插了没有,嘱咐儿子别学得太晚影响了第二天上课,最后,千篇一律地以一句“你妈的病没什么大碍,过几天我们就回去了”作为结尾。
女人住进来的第四天,医院安排了开颅手术。那天早晨,女人的病床前多了一男一女,看样子是那女人的哥哥和妹妹。女人握着妹妹的手,眼睛却一刻也不离开男人的脸。
麻醉前,女人突然抓住了男人的胳膊说:“他爸,我要是下不了手术台,用被褥把我埋在房后的林子里就行。咱不办事儿,不花那个冤枉钱,你这回一定要听我的啊!”女人的声音颤抖着,泪,哗哗地淌了下来。
“嗯,你就甭操那心了。”男人说。
晶亮的液体一点点地注入了女人的静脉。随着女人的眼皮渐渐垂下,男人脸上的肌肉一条条地僵硬起来。
护士推走了女人,男人和两个亲戚跟了出去。
只过了一会儿,男人便被妻哥扯了回来。妻哥把男人按在床上,男人坐下,又站了起来,又坐下,一只手不停地捻着床头的被角。
“大哥,你说,淑珍这手术应该没事儿吧?”男人定定地瞅着妻哥,脸上的神情看上去像个无助的孩子。
“医生说了没事就应该没事儿的,放心吧!”妻哥安慰着男人。二十分钟后,男人又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又被妻哥扯了回来。如此反复了五六次,终于,女人在大家的簇拥下被推了回来。
女人头上缠着雪白的纱布,脸色有些苍白,眼睛微微地闭着,像是睡着了。
手忙脚乱地安排好了女人,男人又出去了,回来时,手里拎了一包东西。一向都是三个馒头几片榨菜便打发了一顿饭的男人,这次破天荒地买回了一兜包子。男人不停地劝妻哥和妻妹多吃点儿,自己却只吃了两个,便端起了水杯。
那个傍晚,不知是忘了还是其他原因,男人没给家里打电话。
晚上,病房里的灯一直亮着。半夜,我起来去厕所,看到男人坐在妻子的床头,像尊雕塑般一动不动地瞅着女人的脸。
第二天上午,女人醒了,虽不能说话,却微笑着瞅着男人。男人高兴地搓着手,跑到楼下买了许多糖,送到了医生办公室,送到了护士台,还给了我和邻床的山西老太太每人一把。
女人看上去精神还不错,摘掉氧气罩的第一天,便又开始闹着回家。男人无奈,只得像哄孩子似的不停地给女人讲各种看来的、听来的新鲜事儿,打发时间。
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每天傍晚,男人又开始站到楼道的磁卡电话旁,喋喋不休地嘱咐起了儿子。
还是那么大的嗓门儿,还是那些琐碎的事儿,千篇一律的内容我都能背出来了。
一天晚上,我从水房出来,男人正站在电话旁边大声唠叨着:“牛一天喂两回就行,冬天又不干活儿,饿着点没事儿,猪你可得给我喂好了啊,养足了膘儿,年根儿能卖个好价钱。你妈恢复得挺好,医生说再巩固几天就能出院了……”
男人自顾自地说着,一边的我看得目瞪口呆。那一刻,我惊奇地发现,电话机上,根本没插磁卡!
撂了电话,男人下意识地抬头,看到我脸上错愕的表情。
“嘘——”男人的食指放在嘴边,示意我别出声。
“大哥,这会儿不担心你家的猪和牛了?”我一脸疑惑地瞅着男人,小声问了一句。
“牛和猪早托俺妻哥卖掉凑手术费了!”男人低低地回答,随即冲我做了个鬼脸儿,用手指了指病房的门。
我恍然大悟。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我”住进病房后不久,就了解了“对面那对夫妻”家里的基本情况,说明“我”是一个心思细密、爱管闲事的人。
B.“女人”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都吵着要回家,一方面是家里穷心疼钱,一方面是对自己生命的轻视。
C.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特别是在妻子进入手术时“男人”一系列动作的描绘,那种不安、紧张、担心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D.小说层层铺叙故事,娓娓道来,结尾出人意料,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E.发生在夫妻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反映了人世间平凡、质朴又伟大的爱,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情感的赞颂。
【小题2】小说中“我”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在刻画“男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以“真相”做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用这个标题的效果。(8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4-28 04:28: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黄昏里的男孩(节选)

余华

此刻,有一个名叫孙福的人正坐在秋天的中午里,守着一个堆满水果的摊位。明亮的阳光照耀着他,使他年过五十的眼睛眯了起来。他的双手搁在膝盖上,于是身体就垂在手臂上了。他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显得灰蒙蒙,就像前面的道路。这是一条宽阔的道路,从远方伸过来,经过了他的身旁以后,又伸向了远方。他在这里已经坐了三年了,在这个长途汽车经常停靠的地方,以贩卖水果为生。一辆汽车从他身旁驶了过去,卷起的尘土像是来到的黑夜一样笼罩着他,接着他和他的水果又像是黎明似的重新出现了。

他看到一个男孩站在了前面,在那一片尘土过去之后,他看到了这个男孩,黑亮的眼睛正注视着他。他看着对面的男孩,这个穿着很脏衣服的男孩,把一只手放在他的水果上。他去看男孩的手,指甲又黑又长,指甲碰到了一只红彤彤 的苹果,他的手就举起来挥了挥,像是驱赶苍蝇一样,他说:

“走开。”

男孩缩回了自己黑乎乎的手,身体摇晃了一下后,走开了。男孩慢慢地向前走去,他的两条手臂闲荡着,他的头颅在瘦小的身体上面显得很大。

这时候有几个人向水果摊走过来,孙福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不再去看那个离去的男孩。那几个人走到孙福的对面,隔着水果问他:

“苹果怎么卖……香蕉多少钱一斤……”

孙福站了起来,拿起秤杆,为他们称苹果和香蕉,又从他们手中接过钱。然后他重新坐下来,重新将双手搁在膝盖上,接着他又看到了刚才的男孩。男孩回来了。这一次男孩没有站在孙福的对面,而是站在一旁,他黑亮的眼睛注视着孙福的苹果和香蕉。孙福也看着他,男孩看了一会儿水果后,抬起头来看孙福了,他对孙福说:

“我饿了。”

孙福看着他没有说话,男孩继续说:

“我饿了。”

孙福听到了清脆的声音,他看着这个很脏的男孩,皱着眉说:

“走开。”

男孩的身体似乎抖动了一下,孙福响亮的声音又响起:

“走开。”

男孩吓了一跳,他的身体迟疑不决地摇晃了几下,然后两条腿挪动了。孙福不再去看他,他的眼睛去注视前面的道路,他看到一辆长途客车停在了道路的另一边,车里的人站了起来。透过车窗玻璃,他看到很多肩膀挤到了一起,向着车门移动,过了一会儿,车上的人从客车的两端流了出来。这时,孙福转过脸来,他看到刚才那个男孩正在飞快地跑。他看着男孩,心想男孩为什么跑,他看到了男孩甩动的手,男孩甩动的右手里正抓着什么,正抓着一个很圆的东西,他看清楚了,男孩手里抓着的是一只苹果。于是孙福站了起来,向着男孩跑去的方向追赶。孙福喊叫了起来:

“抓小偷!抓住前面的小偷……”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男孩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逃跑,他听到了后面的喊叫,他回头望去,看到追来的孙福。他拼命向前跑,他气喘吁吁,两腿发软,他觉得自己快要跑不动了。他再次回头望去,看到挥舞着手喊叫的孙福,他知道孙福就要追上他了,于是他站住了脚,转过身来仰起脸呼哧呼哧地喘气。他喘着气看着追来的孙福,当孙福追到他面前时,他将苹果举到了嘴里,使劲地咬了一口。

追上来的孙福挥手打去,打掉了男孩手里的苹果,还打在了男孩的脸上,男孩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倒在地上的男孩双手抱住自己的头,嘴里使劲地咀嚼起来。孙福听到了他咀嚼的声音,就抓住他的衣领把他提了起来。衣领被捏紧后,男孩没法咀嚼了,他瞪圆了眼睛,嘴里的苹果在两腮鼓了出来。孙福一只手抓住他的衣领,另一只手去卡他的脖子。孙福向他喊叫:

“吐出来!吐出来!”

很多人围了上来,孙福对他们说:

“他还想吃下去!他偷了我的苹果,咬了我的苹果,他还想吃下去!”

然后孙福挥手给了男孩一巴掌,向他喊道:

“你给我吐出来!”

男孩紧闭鼓起的嘴,孙福又去卡他的脖子:

“吐出来!”

男孩的嘴张了开来,孙福看到了他嘴里已经咬碎的苹果,就让卡住他脖子的手使了使劲儿。孙福看到他的眼睛瞪圆了。有一个人对孙福说:“孙福,你看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你会把他卡死的。”

“活该。”孙福说,“卡死了也活该。”

然后孙福松开卡住男孩的手,指着苍天说道:

“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小偷……吐出来!”

男孩开始将嘴里的苹果吐出来,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就像是挤牙膏似的,男孩将咬碎的苹果吐在了自己胸前的衣服上。男孩的嘴闭上后,孙福又用手将他的嘴掰开,蹲下身体往里面看了看后说:

“还有,还没有吐干净。”

于是男孩继续往外吐,吐出来的全是唾沫,唾沫里夹杂着一些苹果屑。男孩不停地吐着,吐到最后只有干巴巴的声音,连唾沫都没有了。当着围观者的面,孙福扭断了男孩右手的中指,把他绑在椅子上。

“对小偷就要这样……”

……

黄昏时分,很多人好奇地走过孙福的水果摊,好奇地听着男孩嘶嘶的摩擦似的喊叫“我是小偷”,然后缓缓的消失在黄昏里……

(有删改)

【小题1】小说首段“明亮的阳光”“宽阔的道路”等环境描写有何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小题2】根据相关情节梳理男孩的心理变化,完成表格。
时间
情节
心理
起初
男孩用脏手去触摸孙福的苹果时
(1)
接着
男孩对孙福说“我饿了”
(2)
后来
男孩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逃跑
由侥幸转为害怕
最后
(3)
(4)
 
【小题3】小说题目中“黄昏里”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
【小题4】如果你有机会对故事里的孙福说几句的话,使故事的结局反转,你会怎么说?请把你的话写下来,最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贾政教子
(背景提示:贾宝玉引逗忠烦王爷的戏子琪官.王爷派府官到贾府索要,该宫在贾政面前质问宝玉,宝玉先是不承认,被揭穿底细后交代琪官的下落。)
贾政此时已气的目瞪口歪,一面送邓长府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一直送那官员去了。才回身,忽见贾环①带着几个小澌一阵乱跑。贾政喝令小斯“快打,快打!”贾环见了他父亲,唬的骨软筋酥,连忙低头站住。贾政便问:“你跑什么?带着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不知往那里逛去了,由你野马一般!”喝令叫跟上学的人来。贫环 见他父亲盛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砲,只因从那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 我看见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赴着跑了过来。”贫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 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 顏面何在!”喝令快叫贾琏、箱大、来兴》小厮们答应了一声,方欲叫去,贾环忙上前拉住 贾政的袍裸,贴膝跪下道:“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 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其意,将眼一看众小厮,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②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睹气投井死了。”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 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和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鬂毛刹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雅!”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凶多吉少,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梢一信,偏生没一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見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 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 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 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 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千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 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酴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功不成!”
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王夫人听了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悦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 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 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己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 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 自重。况且炎天署曰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 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沐提这话,我养了这个不肖的孽嶂,已不孝,教训他一 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s王 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陣,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渑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衔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 了,泪如雨下。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有删节)
【注】①贾环,系贾玫庶子,赵姨娘所出,宝玉异母弟。②宝玉与金钏儿开玩笑,被王夫人误会,金钏儿挨打,并被赶出贾府,金钏儿满含冤屈,投井而死。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项是
A.贾政“气的目瞪口歪”这个极为夸张的表情,其实是贾政做给王府官员看的意在表 明自己绝不护短,要痛惩孽子。
B.贾政听罢贾环的话,未加分析与验证,就给宝玉定下淫辱母婢的罪名,这表明贾环在贾政心中是有很重的分童的。
C.贾政狠絲罚宝玉,甚至要杀之后安,他的出发点是大家族利益,他认为这个有危险的儿子会毁掉祖宗历经九死一生创下来的基业。
D.王夫人以死逼劝贾政,实际上更多出于她的一己私心,宝玉一死,她就失去了依靠,他日贾环继承家业,她甚至会毫无安全保障。
【小题2】文中贾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贾政的形象是复杂的,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幽暗的林荫小径

俄伊凡·蒲宁

马车在一长排茅屋前停了下来,车里坐着一个身材匀称的老军人,他严厉地扫视着周围,眼神中流露出些许倦意。他从马车里跨出一只脚来,走进穿堂,朝左边的客房走去。

客房收拾得干净整洁,很温暖很干燥。客人脱下军大衣,将它扔在长椅上。他神情倦怠地用白皙瘦削的手捋了下灰白的头发。客房里不见一个人影,于是他稍稍推开通往穿堂的门,不太高兴地喊道:“嗨,有人吗?”

“欢迎您,大人,”一个黑头发、黑眉毛的女人当即走进客房,她尽管有了点年纪,但依然挺美。“您想用饭还是上茶炊?”

“上茶炊吧。你是这家店的主人还是仆人?”

“我是这家店的主人,大人。”

“那就是说,你自己当家喽?”

“是的,我自己当家。”

“真的吗?难道是守了寡,所以得由自己来操劳?”

“我不是寡妇,大人。不过,人总得挣钱谋生吧。再说,我也喜欢管管事。”

“哦,原来是这样。这挺好。你店里很干净,很舒服。”

女人老是瞅着他,稍微眯起了眼睛,好像是要寻根问底地打听什么。

“我也喜欢干净,”她答道。“我从小是在贵族老爷家长大的,怎么会不知道讲究体面呢,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

他一听见自己的名字,顿时惊讶得挺直身子,睁大双眼,脸涨红了。

“纳杰日达!是你?”他迫不及待地说。

“是我,”她回答。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啊,”他一边说,一边坐到长凳上,两眼紧盯住她“谁能想得到!我们已经多少年没见面啦?大约有三十五年了吧?”

“三十年。我现在四十八岁,我想您已年近六十了吧?”

他目光中流露的倦意和脸上心不在焉的神情顿时消失了。他站起身来,两眼望着地板,在房间里大步地踱来踱去。然后,他又停下了脚步,长着灰白胡子的脸涨得通红,说道:“从那时候起,我对你的下落一无所知。你怎么会到这儿来的?”

“老爷,这说来话长。”

“听你刚才说的话,你没有嫁过人。凭你当年的姿色,怎么会找不到人嫁呢?”

“我不能这样做。”

“为什么不能?你说这话什么意思?”

“这有什么可解释的。想必您也记得,那时候我是多么爱您。”

他羞愧得热泪盈眶,便皱着眉头,又踱起方步来。

“一切都会过去的,我的朋友,”他嘟嘟哝哝地说。“爱情啊,青春啊——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那是件庸俗的、平凡的事情,随着岁月的流逝,终将烟消云散。”

“上帝给每个人的安排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青春都会过去,但爱情,却是另一回事。”

他抬起头来,停下脚步,苦笑着说:“你总不能为我守一辈子吧!”

“我想,我能的。对您来说,好像什么事情也不曾发生过,可是……记得您那时老是念诗给我听,关于‘幽暗的林荫小径’什么的,”她冷笑着补充说。

“啊!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被忘记的。”

“一切都会过去,但并不是一切都会被忘记。”

“你出去吧,”他说,一边转身往窗子走去。“请你出去吧。”

然后,他掏出手帕,捂住双眼说:“但愿你已经宽恕我了。”

“不,我没有宽恕您。不过,何必去回忆这些事呢。”

“对,对,没有必要去回忆了。请你吩咐一下,让他们把马备好吧,”他回答说,一边离开了窗户,脸色已经变得严峻起来。“不过,我想告诉你,我在一生中可从来没有感到过幸福,你也别以为我有多么幸福。我爱我的妻子,可是,她竟然背叛了我,她使我受到的伤害远比我使你受到的厉害……不过,话得说回来,这一切也不过是最平凡的、庸俗的事罢了。好啦,我的朋友,祝你健康。我想,我也是把我生活中曾经有过的最珍贵的东西留给你了。”

她走到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跟前,吻了下他的手,他也吻了下她的手。

“请吩咐备马吧……”

他在再次启程赶路时,回想起刚才说过的最后几句话,以及吻了她的手的这一举动,不禁感到羞愧起来,但马上又因为自己的这种羞愧而更加羞愧。

“这一切不过是最平凡的、庸俗的事罢了……”

落日将黄澄澄的余晖撒在空旷的田野上,马儿吧唧吧唧地踩着一片片水洼,平稳地朝前飞驰。他望着不时闪现的马蹄,紧蹙乌黑的双眉,寻思道:

“是啊,只能怨我自己。是啊,那当然是最美好的时光。‘一条小径掩映在椴树幽暗的林荫之中,四周盛开着红色的蔷薇……’可是,我的上帝,要是当初我不抛弃她,会怎样呢?那是多么荒谬!这个纳杰日达不是客店的女主人,而是我的妻子,我的彼得堡那个家的女主人,我的孩子们的母亲,这可能吗?”

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

(有删改)

【小题1】请简析文章画线句中两个“羞愧”的不同原因。
【小题2】同为被抛弃的女性,纳杰日达与《雷雨》中的鲁侍萍形象有较大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小题3】小说中两次提到“幽暗的林荫小径”,请探究作者的用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你弟弟

朱 宏

老人是在菜市场截住梁贵的,当时梁贵刚买好了菜,推车要走,老人用干枯的手钳住了车把。

“你姓杨吧?”老人像是问话,但是口气却很确定。

梁贵说:“我姓梁。”

“没错,你就是毛弟。”老太太把车把攥得更紧了。

梁贵认为这位杨姓老兄肯定做了对不起老太太的事儿,一口大黑锅眼看着要扣到自己背上来了,吓出了一身冷汗。于是,提高了声音说:“你认错人了,我真的不姓杨,也不是啥毛弟。”

老太太就哭了起来,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姐对不起你,姐对不起你啊。”

老太太这一哭,立刻就吸引了人过来围观。人们通过老太太的哭诉逐渐听出了原委。

事情还得从抗战年代说起。

那时候杨姓老太太还是个小姑娘,村里人唤她毛丫,毛丫下面有个弟弟叫毛弟。毛丫爹娘死得早,只有姐弟俩相依为命。膏药旗要进村的时候,毛丫就领着弟弟逃出了村子。

那一天毛弟走不动了,毛丫把他按在墙根说:“蹲在这里别动,等姐回来。”

毛丫是太想给弟弟弄到吃的了,说完就独自讨饭去了。但她回来的时候,墙根下却没了弟弟的影子。

于是,她一边躲避战乱一边开始寻找弟弟,这一找就找了一辈子,就找到了梁贵家附近的这个菜市场。

有人说,恭喜你啊梁贵,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姐姐。

梁贵说:“你胡扯哩吧,她那弟弟到现在也有七十多岁了吧,差两辈人呢。”

老太太哭得紧,梁贵想走是走不了了,于是,就闹到了市场管理处。

市场管理处主任悄声给梁贵出了个馊主意:“你就认下吧,打发她走了,你就可以回家做饭了。”

没有好主意的时候,馊主意也算是个主意,认就认了吧。

梁贵就换了个笑脸说:“姐,我就是毛弟。”

老太太一听到这话,长出一口气,身子就软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大家把老太太放平在地上,梁贵吓得拨了三次才拨对了急救电话。

老太太住进了医院,人倒没什么大碍。事情本来跟梁贵没什么关系,但是又跟梁贵脱不了关系,梁贵只得垫付了医药费,并且还请了两天假,像孙子,不对,像亲弟弟那般照顾老太太。

老太太攥着梁贵的手不停地说:“好了,这下可好了,这下可以跟咱娘交代了。”

老太太又说:“毛弟,抽空回去看看吧,咱家现在好过了。”

梁贵说:“好呀,好呀,你病好了咱就回去。”然后就问“姐姐”现在家住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

两个中年汉子风尘仆仆地跑来了。

老太太一指梁贵说:“他是你舅,喊舅。”

汉子们愣住了,再看梁贵的表情似乎是认了这个姐,再看老太太,满眼的期待。汉子们张了几次嘴终于喊出了“舅”。

汉子们告诉梁贵,娘有时糊涂有时清楚,有的事糊涂有的事清楚。在找弟弟这事儿上是清楚的,但是对于弟弟到底应该多大就糊涂了,她可能感觉他弟弟才走失了没几年,因此就认为他弟弟应该是十几二十岁的后生。娘老是偷跑出去找弟弟,有时一跑就是几个月。

梁贵叹口气说:“你娘这辈子不容易啊。”

汉子中的一个说:“不管是真是假,找到你算是了了俺娘的心愿了。”

分别在即,梁贵安排了一桌告别宴。他对这顿饭有着矛盾的心情,一是觉得这顿饭本无来由,反过来又觉得这倒也算做了件好事。老太太端坐正中,慈祥地看着大家。汉子们喝得很酣畅,喝得张口闭口地喊“舅”,连梁贵自己都以为真的是他们的舅舅了。

大约三个月后的一天,梁贵接到了汉子打来的电话,电话里的人哽咽着说:“舅,俺娘,你姐她……走了。”

梁贵听到电话,心里一阵难过,眼里渐渐噙满了泪水。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倒叙的手法,开头先写梁贵在菜市场被老人截住的场景,然后才交代老人与弟弟失散的情节,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老太太晕倒后“梁贵吓得拨了三次才拨对了急救电话”,反映出梁贵的紧张和恐惧。
C.对母亲认梁贵为弟弟这件事,小说运用了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反映出汉子们由发“愣”,到狐疑,再到接受的心理过程。
D.小说写到梁贵对告别宴有矛盾心理,符合人物身份和情节发展,也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丰满。
【小题2】小说中“老太太”有哪些形象特征?试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以梁贵接到汉子打来的老太太去世的电话结尾,这样安排结局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