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2】无丝竹之乱耳,
。
,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
【小题3】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7:16: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题目。
早寒有怀
①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
②
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③
,平海夕漫漫。
(注) ①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②襄水,古属楚国。③《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小题1】题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5分)
【小题2】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同类题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原为按歌曲歌唱的民间小调,叫曲、杂曲或曲子词,也称长短句、乐府或诗余等。词牌不等于题目。
B.词在结构上大多是分段的。段在音乐上叫片,或叫阕。阕是音乐终了的意思。词大多是双阕的,也有单阕或多阕的。
C.词起源于隋唐,从民间逐渐转为文人创作,全盛于宋代。词史上先后出现了“花间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流派
D.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0字以上为
长调。慢词指的就是长调。
同类题3
对《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江山如画”中的“山”指黄山。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和“强虏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在第1题和第2,3,4题之间选做)(6分)
(1)***《沁园春·长沙》中,“忆”正当青春年少的同学以天下为己任、忙碌积极的战斗生活的语句:
。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
(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徐志摩《再别康桥》)
(4)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①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
②
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③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释:①黄庭坚贬戎州时,与黄斌老交往。黄斌老善画竹,画了一幅横竹送黄庭坚,黄庭坚因而作了此诗。②石泓:石砚。③霜兔:用兔毫制成的笔。
【小题1】【小题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吐”字写出了黄斌老画竹动作熟练,一气呵成;“峥嵘”写出所画之竹不同凡响。
B.诗中把竹比作“偃蹇”之卧龙,是说竹子屈服在雷霆之下,暂时失去刚直的品性。
C.黄斌老把自己的品格灌注到所画竹子之上,与竹“俱忘形”,才画出气节不凡的竹。
D.第三联的意思是,在晴明的窗下,黄斌老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画出了这幅横竹图。
E. 尾联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竹子直耸云天的气势,突出了黄斌老画技之高超。
【小题3】【小题4】诗歌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