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诗文默写。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对此作出批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 ______________,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13: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6分)
⑴
,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
⑵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后之视今,
,悲夫!(王羲之《兰亭集序》)
⑷子曰:“
,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石门岩上宿
(南朝)谢灵运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①?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唏发②。
(注)①芳醑(xu):芳香的美酒。伐:赞美。②“美人”二句:屈原《九歌·少司命》:“与汝沐兮成池,唏汝发兮阳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阳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唏发,晒干头发。
【小题1】本诗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琅琊溪
①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②
。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小题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同类题4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
宋向子諲①
有怀京师②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注释)①向子諲生于两宋之间,前半生亲见北宋社会表面繁荣兴盛,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因得罪秦桧,被贬还乡,居江西临江。向子諲的晚年词作,多抒写淡泊名利的闲适生活情趣,但也常常怀念北宋徽宗时代的繁盛。②北宋都城东京汴梁。
【小题1】这首词打破了结构上分片的定格。前七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京师上元节景象?抒发了什么感情?(5分)
【小题2】最后两句“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营造的?(6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1)这首词上片的构思扣紧了一个“梦”字,试对此作简要分析。(3 分)
(2)下片“到黄昏”容易让人想到李清照《声声慢》里的哪句词?“黄昏”意象的使用对刻画思妇形象有什么作用?(3 分)
(3)试赏析这首词末两句的表达效果。(5分)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