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是
。
(2)从图中看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
、
等。
(3)试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资料:20世纪90年代长江上游西南林区的森林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了50%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50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3%~5%。金沙江、雅砻江和岷江流域坡度大于25°的旱地占34%,坡度大于35°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3%。洞庭湖的面积从1825年的6000平方公里减少到1985年的2690平方公里。
(4)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加剧长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2-07-09 09:04: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2012 - 2013年我国内陆某地某时段逐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距平变化(距平是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该时段最有可能出现的持续性气象灾害,并分析其自然原因。(9分)
(2)简述应对图示灾害可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6分)
同类题2
我国多洪涝的地区主要有 ( )
A.海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
B.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流域
C.海河、黄河、淮河、松花江流域
D.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流域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下图为渤海出现强风暴潮时的天气系统图。
(1)渤海海域出现强风暴潮,且呈现西南重,东北轻的分布特点,结合图分析其产生的气象原因。
(2)请说出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措施。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气象学上,最高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2013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高温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有些地区出现40℃以上高温.
材料二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2013年7月31日发布的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材料三 我国2013年7月、8月部分台风活动情况及影响地区
(1)描述我国2013年7月31日全国高温区域的分布特征。(4分)
(2)根据材料,试分析图中甲、乙两区域出现高温的原因。(6分)
同类题5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4年4月23日,新疆南疆盆地、东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的部分地区出现沙尘天气,其中南疆盆地、甘肃西部局地发生沙尘暴或强沙尘暴。
(1)简述沙尘暴产生的危害?(4分)
(2)为减轻沙尘暴的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