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
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10-16 03:35: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
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
同类题2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小题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小题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同类题3
如图所示,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距圣地亚哥西南340km处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智利地震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中学生开始午休
B.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正在加快
C.上海的树影朝向东南
D.当日,济南(36°N)昼长与地震中心地夜长大致等长
【小题2】地震区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题3】智利多发地震是因为处在
A.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B.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C.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D.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同类题4
下表代表寒潮、台风、干旱、洪涝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甲
乙
丙
丁
粤
☆☆☆☆
☆☆☆☆
川
☆☆☆
新
☆☆
☆☆☆☆
晋
☆☆☆☆
☆☆
☆
【小题1】甲代表的自然灾害是 ( )
A.台风
B.寒潮
C.洪涝
D.干旱
【小题2】乙对广东省危害小的原因是 ( )
A.森林覆盖率高
B.地形
C.降水丰沛
D.纬度位置
【小题3】有关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叙述正确的是()
A.灾前准备、灾中救助、灾后恢复是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B.确定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C.灾后恢复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
D.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共有的目的
同类题5
下面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M地的旱灾频次可能为
A.25次
B.30次
C.35次
D.40次
【小题2】图中①地的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小
B.受高气压控制
C.地下水位下降
D.工业用水增大
【小题3】下列关于防御干旱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
B.兴建水利工程
C.培育耐旱品种
D.大量开采地下水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