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春季和秋季
D.秋季和冬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4-19 09:58: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遭受中旱以上旱灾的地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灾区中,损失最大的地区是____ ______,该地旱灾常发生于_______(季节),试说明旱灾常发生于该季节的原因。
同类题2
甘肃省舟曲县持续半年干旱后,2010年8月7日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甲图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乙图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重力作用强
②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
③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
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乙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3
松毛虫带来的危害是( )
A.水稻减产
B.草原沙化
C.棉花绝收
D.林木枯死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气象学上,最高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2013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高温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有些地区出现40℃以上高温.
材料二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2013年7月31日发布的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材料三 我国2013年7月、8月部分台风活动情况及影响地区
(1)描述我国2013年7月31日全国高温区域的分布特征。(4分)
(2)根据材料,试分析图中甲、乙两区域出现高温的原因。(6分)
同类题5
(自然灾害)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简述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构成的特点,并简析2004年以后灾损面积大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