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3年7月,东北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强降水过程,一度出现24小时内超400毫米的强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43.3%。至7月19日,嫩江、松花江流域111个县(区、市)373.7万人受灾。同期我国江淮地区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
请分析形成此次东北暴雨洪涝的自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01-17 09:03: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3年夏,台湾阿里山遭受台风袭击。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此次台风袭击并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其原因主要是( )。
A.防灾、抗灾能力强
B.预测预报准确及时
C.人员提前撤离
D.山区人口密度小
【小题2】此次台风袭击,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是( )。
A.洪涝灾害
B.生物灾害
C.滑坡、泥石流灾害
D.强风灾害
同类题2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
(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同类题3
在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监测网有( )
①气象监测网 ②地震监测网 ③水文监测网 ④海洋监测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同类题4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9年4月7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小浪底水利枢纽与三门峡等水库联合运用,将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作为黄河水沙调控的“龙头”,已将5亿多吨泥沙冲入大海。
(1)简述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2)分析黄河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并指出小浪底工程对下游哪些自然灾害有减轻作用。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0分)
材料一:2012年12月中旬,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寒潮暴雪灾害天气,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北疆暴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北疆地区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多暴雪的原因。(4分)
(2)来年春季,此次灾害可能带来哪些危害?(6分)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