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贵州省乌江新滩崩塌区等高线及剖面示意图,该处曾发生崩塌10余次,多发生在5月-8月份。
据图说明乌江新滩崩塌发生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6-02 08:08: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
【小题2】与其他地区比,地区Ⅳ分布最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
【小题3】根据等高线判断,图中四处居民点中,最容易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2
读武广高铁及湖南省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高铁韶关和郴州之间路段的单位距离造价较高,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气候
D.技术
【小题2】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
同类题3
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
C.旱灾多发区东北平原
D.地震多发区西北、华中
同类题4
下图反映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而导致的地面塌陷,2013年以来,江苏、安徽、北京、山东等地都出现了路面塌陷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面塌陷的原因不包括( )
A.过度开采地下水
B.采矿
C.地下工程建设
D.高强度垦殖
【小题2】能有效防止地面塌陷的主要措施是( )
A.雨季实施地下水回灌
B.多建高层建筑
C.矿区及时复垦
D.改进耕作方式
同类题5
(自然灾害与防治)(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利用雅砻江锦屏大河湾的天然落差,截弯取直开挖隧洞引水发电。材料二:引水隧洞沿线剖面示意图(东雅砻江与西雅砻江之间即为锦屏山)。
(1)指出修建引水隧洞可能遇到的困难,并说明原因。(8分)
(2)该区域易发生地质灾害,请说出防治的措施。(7分)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地质灾害
我国的滑坡灾害
我国的泥石流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