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词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词末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词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词人的襟怀、个性,都紧紧围绕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词人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在—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4-20 01:43: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强盛局面、孙权英雄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的句子是:
,
。
(2)《阿房宫赋》以“
,
”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覆辙。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虞美人
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
①
语。相将
②
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注)① 更阑:夜尽时分。②相将:宋时口语,这里意为相共。
有人说“细点看萍面”中的“看”字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①
,映带左右。②
,列坐其次。③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④
。仰观宇宙之大,⑤
,⑥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①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②
,大块假我以文章。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③师者,
。 (韩愈《师说》)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⑤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⑥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由上片哪些具体景象可见主人公愁绪?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乱洒衰荷”句中“乱”字的表达效果。
(3)《金栗闲话》云:“柳耆卿‘却傍金笼教鹦鹉,念粉郎言语’,《花间》之丽句也。”试赏析词中这两句的妙处。
同类题5
古诗文阅读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小题1】赏析这首词在摄取景物上的特点,并探究词人在词中蕴含的情感。(4分)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