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70次。
此次地震可能产生哪些次生地质灾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10-30 05:2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选修 5—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 涝渍包含涝和渍两部分,涝是雨后农田积水,超过农作物耐淹能力而形成,而渍主要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水状态,农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形成渍灾。下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河流R河中游某段,该河段雨季水位常在40米左右。此时,该地河谷平原易发生涝渍灾害。
(1)简析R河河谷平原雨季易发生涝渍灾害的原因。(9分)
(2)提出治理该地涝渍灾害的措施。(6分)
同类题2
下图为“1951—1988年我国部分地区某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频次线)”。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小题1】图示自然灾害最可能是情( )
A.台风
B.旱灾
C.洪涝
D.寒潮
【小题2】图中甲、乙两区域该灾害多发时间最可能是( )
A.甲—3—5月
B.甲—8月
C.乙—12月—次年2月
D.乙—3—4月
【小题3】图中丙区域此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较高,主要原因是起(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降水集中,多暴雨
C.喀斯特地貌广布,下渗量大
D.气温高,蒸发量大
同类题3
影响该古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泥石流
C.滑坡
D.寒潮
同类题4
阅读资料,完成下题(8分)
资料一:我国幅员广阔,但森林面积相对较少,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0%,其中天然林地面积更少。主要是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原始森林,使森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降低,而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且危害严重,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资料二:我国森林主要害虫——松毛虫,松毛虫发生频率的地区差异:常发区海拔低于400米、平均气温25℃以上的地区。偶发区海拔400~500米、气温在10~25℃的地区
(1)据资料说明森林病虫害的主要危害:
(2)据资料说明森林病虫害多发的原因:
(3)资料二表明导致森林虫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同类题5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雪灾多发,对当地畜牧业造成严重影响。概括该地雪灾特点并为当地畜牧业生产减灾防灾提出合理建议。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