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 “20世纪全球主要自然灾害因灾死亡和经济损失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灾害种类
死亡人数(人)
灾害损失(亿美元)
灾害种类
死亡人数(人)
灾害损失(亿美元)
雪崩
3684
0.28
地震
1850635
2791
台风、飓风(包括引发的风暴潮)
1149998
1368
洪水
7451484
2964
滑坡
64082
29.4
干旱
10235762
369.9
火山喷发
109436
32.4
【小题1】表中统计的自然灾害没有涉及到的是
A.地质地貌灾害
B.气象灾害
C.海洋灾害
D.生物灾害
【小题2】对各自然灾害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死亡人口数和灾害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地震
②雪崩导致的灾害损失最少是因为一般其发生地远离人类聚集区
③台风、飓风能引发风暴潮是因为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
④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频繁主要是由季风的不稳定造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3-28 05:01: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自然灾害) 材料一 尽管已是“立秋”节气,但8月11日起,我国中东部再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不仅气温高,湿度还大,体感闷热难耐,犹如集体“蒸桑拿”。监测显示,截至昨天14时,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江汉、西南东部、江南大部等地的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5℃。
材料二 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2016年8月份我国中东部地区高温肆虐,闷热难耐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2
自然灾害与防治
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
分析该地区此时节洪灾特征的形成原因。
同类题3
中央气象台2012年2月4日18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较强冷空气影响,5日夜间至7日我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预计,5日20时至6日20时,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东北地区大部、华北、黄淮北部等地将出现6~8 ℃降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小题2】我国很少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各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同类题4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8分)
(1)比较A、B两地风速、风向及图示时刻天气特征,将答案填写在下表中。(6分)
风速(大或小)
风向
天气特征
A
B
(2)B地易发生洪涝灾害,分析B地洪涝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3)简述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所采取的不同措施。(8分)
同类题5
既能受暴雨、洪涝影响,又能受到风沙、春旱影响的地区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