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行船   欧阳修
满眼东风飞絮。催行色、短亭春暮。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
檀板未终人去去。扁舟在、绿杨深处。手把金尊难为别,更那听、乱莺疏雨。
(1)本词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4分)
(2)请赏析“更那听、乱莺疏雨”的妙处。(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5-06-26 02:48: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文后各题。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苏轼
尊①酒何人怀李白,草堂②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③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④。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注释:①尊:同“樽”,酒器。②草堂: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成都时所建的草屋。③轻舸:轻舟、小舟。④吴侬:吴侬方言。
【小题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上片侧重叙写朋友对词人的思念,其情犹如杜甫怀念李白一样。
B.“遥指”二字,把苏轼与友人间的距离表现的很形象:不在远方,而在近处。
C.这首词上片写相聚,下片写叙旧。
D.这首词叙写了朋友间的相忆、相聚、慰藉、叙旧、伤离等广阔内容,含蓄地表露了词人的不幸遭遇。
【小题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珠帘十里卷香风”一句借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点明相聚地点扬州。
B.“花开又花谢”指岁月易逝,也象征朋友之间相聚时短,离别时长,此次相聚也只不过是旅途相逢,词人自然产生“离恨几千重”的伤感。
C.词人善于捕捉并表达深情,“连夜”“惊笑”就生动形象地把老友急于相聚和惊喜相遇的情态叙写得活灵活现。
D.这首词体现了苏轼豪迈奔放的特点,也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宋)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鸠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注)①《晋书•刘伶传》载,刘伶纵酒放荡,经常乘一辆车,带一壶酒,令人带着锄头跟随,并说“死便掘地以埋”。②鸩毒:用鸩鸟羽毛制成的剧毒,溶入酒中,饮之立死。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咽如焦釜”“气似奔雷”,以比喻兼夸张的手法极写作者对酒的渴望与贪恋。接着“汝说”三句,是酒杯对主人责问的答辩。
B.“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几句,既惊讶于杯的冷酷无情,又似不得不承认其中有几分道理。
C.下片以一“更”字领起,使已软的语气又强硬起来,给人以一张一弛之感。古人设宴饮酒大多以歌舞助兴,而这种场合也最易饮酒过量伤身。
D.“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作者深刻反省自己过分沉溺于所爱之酒,以至于酿成灾祸。
E. 全词通过“我”与杯的问答,风趣地展现了作者放荡不羁的一面,也委婉地流露出对现实的失望和心中的苦闷。
【小题2】请结合全词,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