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李清照晚年寓居于都城临安时写的词,完成小题。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
。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小题1】根据词的知识判断,横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3分)
A.酒朋诗侣
B.谢他酒朋诗侣
C.酒朋诗友
D.谢酒朋诗侣
【小题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此句既写出早春时节的自然特点,又反映出词人内心对国事的忧虑。
B.词的上阕突出了自己无心欢度元宵节的愁情;下阕以强烈的对比反映出自己今昔大不相同的心境。
C.全词以元宵为焦聚点展开记叙,思路由今而昔再到今。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以他人反衬,益增悲慨。
D.这首词指斥了南宋统治者沉湎于醉生梦死之中的腐化生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2-03-30 11:21: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6)
,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7)见贤思齐焉,
。(《论语》)
(8)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同类题2
清平乐 (南宋)辛弃疾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
【小题1】说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5分)
【小题2】《宋四家词选·序论》说:“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试简析本词“变温婉,成悲凉”的风格。(6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后面各题。
临江仙
杨 慎
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
②
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①〔杨慎(1488—1559)〕明代中叶文学家,一生命运蹭蹬,老年境况凄凉。②〔渚〕水中小块陆地。
【小题1】本词开篇两句起笔不凡,请联系全词的思想内容赏析其妙处。
【小题2】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本词在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②似月,皓腕凝霜雪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小题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三个方面写出了“江南好”?(3分)
【小题2】词中“人”、“江南”、“老”、“还乡”诸语反复出现,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3】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
?
。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2)《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
。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