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自然灾害与防治】
雷电
(闪电)是大气中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下为1999-2013年广东省雷电年变化趋势(左图)和雷电日分布图(右图)。
描述广东省雷电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9-19 08:23: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霜冻是指气温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现象。我国东北、华北地区霜冻灾害发生的季节可能是
①早春 ②初夏 ③晚秋 ④寒冬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同类题2
2014年第7号热带风暴—台风“海贝思”于6月14日8时在南海东北部海面上生成。之后对我国沿海地区带来严重影响,仅粤闽30余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8.1亿元人民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台风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海啸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小题2】关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的叙述是()
A.只有直接损失,没有间接损失
B.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C.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D.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
同类题3
2007年,我国旱涝并灾的情况明显。我国往年易受洪涝影响的地区如黑龙江、吉林、广西、湖南等省区,发生了罕见旱情,一些地区因旱出现临时饮水困难。与此同时,淮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西南、西北等地发生了山洪灾害。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我国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B.受副高控制范围广
C.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大
D.多受大陆气团控制
【小题2】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
A.季风活动
B.地面状况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同类题4
材料一图8为1981—2001年我国农业旱灾和水灾受灾面积情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我国旱灾与水灾比较,有何特征?
(2)(6分)解释产生上述特征的原因。
同类题5
自然灾害与防治
据菲律宾《马尼拉时报》2016年4月12日报道,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少雨天气,菲吕宋岛5座水坝水位持续下降。本周一,安噶特水坝水位降至196.45米,低于正常水位的212米。据预计,到6月份该水坝水位将低至180米,并将影响到马尼拉地区的供水以及附近地区的灌溉。直到7月,大雨才会来临并真正缓解水位下降的问题。
分析导致菲律宾少雨天气的原因,并提出雨季来临前马尼拉地区应对供水不足措施。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