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7分)
卜算子
徐俯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占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生尘步,空忆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小题1】词人为何而愁?哪两句最能体现词人的愁因。(3分)
【小题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2-07-05 04:51: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向子湮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丧失,至今已近十年。②向子湮,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前两句写景,有虚有实。前一句写大江南北风雪迷漫,这是词人想象北方之景,是虚写;“易水寒”为词人路上所见眼前之景,是实写。
B.上片后两句写远望中原的情形。词人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遥望“三关”,只见群山连绵不断,可是见不到国都汴京和中原父老,令人肝肠寸断!
C.下片前三句运用反衬的首发。“此恨难消”的“难”字,与前面的“可”字“能”字对应,天老、海翻之可能,倍加反衬出消除此恨之不可能。
D.下片后两句,“鸾辂”本指帝王所乘的车驾,这里代指被掳到异域的徽、钦二帝,词人多次听说朝廷派遣使者问候他们,只是不知二帝何时归来。
E. 这首词在写法上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景物深入细致地刻画,委婉地传达出了词人中不便明言的情感,情景交融,取得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