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统计
指标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
1110
1987
2742
2935
死亡人数/万人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小题1】从表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A.自然灾害强度减小了
B.自然灾害的频率低了
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小题2】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1-15 12:25: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偏南的个旧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香格里拉为210~220天。
描述云南干旱灾害的分布特点,从地貌和气候角度简述其干旱频发的原因。
同类题2
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图1)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根据图1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大体是
,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图1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图2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同类题3
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
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
同类题4
(24分)读海地所在岛的地形、水系示意图(图中3175指岛屿最高峰海拔)。
(1)描述海地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8分)
(2)对海地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地震,请提出四条防灾措施。(8分)
(3)海地岛西北部年降水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小,请分析其成因。(8分)
同类题5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形成了一条历时200多年的“万里茶路”,它是一条纵贯南北水陆交替的商业运输线路。起点在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终点是乌里雅苏台(现蒙古)的恰克图。驼队往往选择冬季出发,在春季融冰前回来。
材料二左图是蒙古国等降水量线和自然带图,右图是乌兰巴托气候资料。
解释驼队穿越蒙古到达恰克图选择冬季而不选择夏季出发的原因。并指出驼队在来回途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