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高阳台
南宋 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断桥、西泠,都是西湖风景点。
(1)张炎此词寄托的是南宋将亡的愁恨,但有人说这样的评论太牵强。说说你赞成哪种观点,并说说理由。(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表达作者的感情上是有起伏变化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50: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②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①刬地:依旧,还是。②南徐:今江苏镇江。杨炎正,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范南伯,名如山,是辛弃疾的内兄。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阕开篇直言“离恨”,点明词作主题。采用比喻手法,将春夜话别的无尽离愁比作绵绵春雨,化无形为有形。
B.“添得”二句承接前句,明写春雨使江水上涨东流,实写离愁绵绵不绝,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东春水向东流”异曲同工。
C.“弱柳”一句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写弱柳留不住离舟,尽管殷勤挽留,但朋友还是不得不离开,留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D.“鸣橹”指划船摇橹发出的声响,描写了友人远行时耳听桨声,心中惆怅,因前程未卜而担忧,一个“绝”字写出朋友心事沉痛。
E. 上阕借“春雨”“春江”“弱柳”营造了伤感的离别气氛,将惜春之情与惜别之情相融为一,情感表达细腻动人。
【小题2】(小题2)本词下阕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下阕抒写离情运用的技巧有何异同?
相关知识点